成语拼音:tóng sǒu wú qī
成语解释:童:未成年的孩子;叟:年老的男人;欺:蒙骗。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。指买卖公平。
成语出处: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回:“但不知可有‘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’的字样没有?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意场合
繁体字形:童叟無欺
英文翻译:neither the old nor the young will be cheated
童:1.儿童;小孩子:牧童。顽童。童话。童谣。童年。2.指没结婚的:童男。童女。3.(童儿)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:书童儿。家童。4.秃:童山。5.姓。“僮”
叟:年老的男人:老叟。童叟无欺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欺:1.欺骗:自欺欺人。童叟无欺。2.欺负:仗势欺人。欺人太甚。
“童叟无欺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连小孩和老人都不欺骗”,常用来形容商家做生意诚实守信。比如:“街角的粮油店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,附近居民都爱去他家买米面。”这里用具体场景点出了“诚信经营”带来的口碑效应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强调‘小孩和老人’?”其实这两个群体往往被看作社会中的弱势方——小孩不懂算计,老人反应较慢,最容易受骗。如果一个商人连他们都不忍心欺骗,说明底线足够高。比如:“网红直播间里,主播特意提醒老人谨慎下单,这种‘童叟无欺’的态度反而让粉丝更信任他。”
再举个反例:某水果摊老板发现顾客是外地游客,故意抬高价格,结果被本地人当场揭穿。这时候街坊摇摇头说:“说好的童叟无欺,怎么连外地人都坑?”你看,诚信一旦打折扣,口碑崩塌就在一瞬间。
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虽然有了扫码支付、商品溯源等技术手段,但“童叟无欺”的核心依然是人与人的信任。就像我家楼下开了二十年的包子铺,老板从不因为生意好就偷工减料,这种笨功夫反而让小店成了社区地标。技术能防骗子,但暖人心的永远是真诚意。
最后留个问题:如果你发现邻居阿姨被电商广告忽悠买了高价保健品,你会怎么做?或许主动帮她分析产品,也是一种“童叟无欺”的延伸——保护善意,也是在守护整个环境的诚信度。毕竟,人人都渴望活在不用提防被骗的世界里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