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ǔ xìn hào gǔ
成语解释:笃:诚笃;信:诚实;好:热爱。坚持自己的信仰,喜爱古代的典籍
成语出处:明·刘基《陈司户墓志铭》:“情贯经史,蜚声痒序,而弗竞弗求,笃信好古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篤信好古
英文翻译:Believe in the good old
笃:1.忠实;一心一意:笃厚。笃志。情爱甚笃。2.(病势)沉重:危笃。病笃。3.很;甚:笃爱。笃好(hào)。4.姓。
信:[xìn]1.诚实,不欺骗:信用。信守。信物。信货。信誓旦旦。2.不怀疑,认为可靠:信任。信托。信心。信念。3.崇奉:信仰。信徒。4.消息:信息。杳无音信。5.函件:信件。信笺。信鸽。信访。6.随便,放任:信手(随手)。信步(随意走动,散步)。信笔。信意。7.同“芯2”。8.姓。 。[shēn]1.古同“伸”,舒展开。2.古同“伸”,表白。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古:1.古代(跟“今”相对):远古。厚今薄古。2.经历多年的:古画。古城。这座庙古得很。3.具有古代风格的:古拙。古朴。4.真挚纯朴:人心不古。5.古体诗:五古。七古。6.姓。
哎哟,说到“笃信好古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觉得它离现代生活有点远。说白了,这词儿的意思就是“特别相信并热爱古代的东西”。比如你二舅爷非说古法酿的酱油比工厂产的香,哪怕科学检测结果摆眼前,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老手艺——这就是典型的笃信好古嘛!
那问题来了:为啥有人宁可守着老规矩也不愿尝试新事物?要我说啊,这事儿得分两面看。一方面,古代智慧确实有不少宝藏,像中医的经络理论至今还在造福人类;但另一方面,盲目排斥创新也可能让人错过进步机会。好比有人非用竹简写字,说这才是文化传承,结果开会记笔记比别人慢三拍,你说尴不尴尬?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小王最近迷上汉服,天天穿着宽袍大袖挤地铁,同事笑他“穿越剧看多了”。可他认真地说:“汉服承载的是华夏文明的气韵。”你听听,这可不就是笃信好古的现代演绎吗?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连故宫文创都在搞数字藏品了,传统和现代其实能碰撞出新火花。
这里头藏着个关键问题:怎么区分文化传承和食古不化?依我看呐,关键看能不能“老树开新花”。就像书法家用iPad练字,既保持了毛笔的神韵,又方便传播,这才是真本事。要是只会照着碑帖描红,还笑话别人用电子笔,那就有点钻牛角尖了。
话说前两天遇到个有意思的事。茶艺师李姐坚持用炭火煮水泡茶,说电热水壶烧的水没灵魂。结果有客人尝了直夸茶汤甘甜,你说这是心理作用还是真讲究?要我说,这里头既有对传统的敬畏,也有现代人追求仪式感的需求。笃信好古有时候就像老火靓汤,讲究的就是个慢功夫。
不过咱们也得留个心眼儿。见过有人花大价钱买“古代秘方”保健品,结果检出重金属超标。这时候就得提醒自己:老东西未必全靠谱,关键得用科学眼光筛选。就像吃野菜,老一辈认得哪些能吃,但现代检测能告诉我们有没有农药残留,这两者结合才叫聪明。
说到底,笃信好古这事儿就像吃臭豆腐——爱的人觉得香,嫌的人捂着鼻子跑。重要的是在保持文化根脉的同时,别让怀旧成了进步的绊脚石。你看那些百年老字号,哪个不是既守着祖传秘方,又琢磨着抖音直播?传统和创新的平衡术,才是真学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