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ǐ zhū mò fá

成语解释: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
成语出处: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对坏人坏事等

繁体字形:筆誅墨伐

英文翻译:Writing against ink

笔诛墨伐的意思

笔:1.写字画图的用具:毛笔。铅笔。钢笔。粉笔。一支笔。一管笔。2.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)笔法:伏笔。工笔。败笔。曲笔。3.用笔写出:代笔。直笔。亲笔。4.手迹:遗笔。绝笔。5.笔画:笔顺。笔形。6.a)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:一笔钱。三笔账。五笔生意。b)用于字的笔画:“大”字有三笔。c)用于书画艺术:写一笔好字。他能画几笔山水画。7.姓。

诛:1.谴责:口诛笔伐。2.杀(有罪的人):害民者诛。3.要求:诛求无时。

墨:1.写字绘画的用品,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,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,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:一块墨。一锭墨。研墨。笔墨纸砚。墨太稠了。2.泛指写字、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:墨水。油墨。3.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:墨宝。遗墨。4.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:胸无点墨。5.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,借指规矩、准则:绳墨。矩墨。6.黑或近于黑的:墨菊。墨镜。7.贪污:贪墨。墨吏。8.古代的一种刑罚,刺面或额,染上黑色,作为标记。也叫黥。9.(Mò)指墨家。10.姓。11.指墨西哥:墨洋(墨西哥银圆)。

伐:1.砍(树):伐木。伐了几棵树。2.攻打:征伐。讨伐。北伐。3.姓。4.自夸:伐善。不矜不伐(不自大自夸)。

成语评论

说起“笔诛墨伐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御史弹劾贪官的奏章。比如明代东林党人写《劾严嵩疏》,用上万字细数当朝首辅二十四大罪状,字字如刀剑。这种用文字发起攻击的行为,就像给恶人戴上了“舆论枷锁”——虽然不见血光,却能让其名声扫地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普通批评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攻击性强度。比如网友吐槽某明星“演技生硬”是普通批评,但若某专栏作家连续三个月发文指控某企业“系统性造假”,这就是典型的笔诛墨伐。这类文字往往带有审判意味,就像用文字搭建了临时法庭。

现代职场也常见类似现象。某互联网公司市场部经理曾收到匿名举报信,详细罗列其“任人唯亲”“数据造假”等七大问题。这封邮件被群发给全体高管,导致该经理当月就提交了辞职报告。可见即便在电子化时代,文字的力量依然能像攻城槌般打破职业壁垒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笔诛墨伐其实是把双刃剑。去年某作家在社交媒体连发十二篇长文揭露行业黑幕,虽然让相关企业股票大跌,但也因部分证据不足被告上法庭。这让我想到,文字就像淬过火的兵器——用好了能匡扶正义,用偏了可能反伤自身。现在网络上常见“小作文大战”,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古老方式的变体。

若让我给当代人提个建议:当你想发动文字攻势时,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——证据是否经得起放大镜检验?用词是否保留了对人性的基本尊重?最终目标真的是为了揭露真相吗?毕竟,文字的力量不该沦为伤人的暗器,而应成为照见现实的明镜。

"笔诛墨伐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