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ǐ hān mò bǎo
成语解释:指文章表达流畅,内容充足。
成语出处:秦牧《艺海拾贝 巨日》:“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,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,因此,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文学作品
繁体字形:筆酣墨飽
英文翻译:joy of writing
笔:1.写字画图的用具:毛笔。铅笔。钢笔。粉笔。一支笔。一管笔。2.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)笔法:伏笔。工笔。败笔。曲笔。3.用笔写出:代笔。直笔。亲笔。4.手迹:遗笔。绝笔。5.笔画:笔顺。笔形。6.a)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:一笔钱。三笔账。五笔生意。b)用于字的笔画:“大”字有三笔。c)用于书画艺术:写一笔好字。他能画几笔山水画。7.姓。
酣:1.饮酒尽兴:酣饮。半酣。酒酣耳热。2.泛指尽兴、畅快:酣歌。酣睡。
墨:1.写字绘画的用品,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,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,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:一块墨。一锭墨。研墨。笔墨纸砚。墨太稠了。2.泛指写字、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:墨水。油墨。3.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:墨宝。遗墨。4.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:胸无点墨。5.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,借指规矩、准则:绳墨。矩墨。6.黑或近于黑的:墨菊。墨镜。7.贪污:贪墨。墨吏。8.古代的一种刑罚,刺面或额,染上黑色,作为标记。也叫黥。9.(Mò)指墨家。10.姓。11.指墨西哥:墨洋(墨西哥银圆)。
饱:1.吃足了。与“饿”相对。2.足;充分:饱经忧患。3.满足:以饱眼福。
哎哟喂,你听说过“笔酣墨饱”这词儿吗?乍一听像在说书法家挥毫泼墨的架势。举个栗子,老王参加书法比赛时,狼毫蘸满徽墨,宣纸上唰唰几笔就写出个“龙”字,评委直拍大腿:“这力道,这笔锋,真叫个笔酣墨饱!”
那问题来了,啥时候能用这个成语?比方说小美熬夜赶论文,键盘敲得噼里啪啦,文档里密密麻麻塞满干货。室友探头一看:“嚯!你这论文写得够笔酣墨饱啊!”你看,现在连码字儿也能用这个成语啦,关键得看内容够不够扎实。
老话儿说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,要我说现在得改成“好键盘不如真功夫”。前阵子看直播,有个主播边画国画边讲解,颜料盘堆得像小山,画到兴起直接把颜料泼在绢布上。弹幕齐刷刷飘过:“主播这波操作,笔酣墨饱实锤了!”你看,只要情感到位、技术到家,传统成语照样能玩出新花样。
有人可能要问,这和“文思泉涌”有啥区别?问得好!这就好比做菜,“文思泉涌”是说食材源源不断,而“笔酣墨饱”更强调火候到位。就像老张给孙子写家书,钢笔吸饱蓝墨水,信纸上字迹力透纸背,每个笔画都带着爷爷的牵挂,这才叫真正的笔酣墨饱呢。
要说现在年轻人啊,十个里有九个提笔忘字。但你别不信邪,上周我侄女参加硬笔书法考级,钢笔灌满墨水练了仨月,考试时那字儿写得跟印刷体似的。监考老师拿着考卷直点头:“现在还能看到这么笔酣墨饱的字迹,难得!”所以说啊,这老成语在现代社会照样活得倍儿精神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甭管是拿毛笔还是敲键盘,最重要的是别让表达失了那份“酣畅”劲儿。就像咱老家茶馆的说书先生,惊堂木一拍折扇一展,故事讲得那叫个满堂彩。要我说啊,下次提笔时,别忘了给文字喂饱墨水,更要让思绪在纸上撒欢儿跑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