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yǐn
  • qiú
  • suí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 yǐn qiú suí

成语解释: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礼记 学记》:“良治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箕引裘随

英文翻译:To attract the fur

箕引裘随的意思

箕:1.簸箕:箕踞。2.簸箕形的指纹:斗箕。3.二十八宿之一。4.姓。

引:1.拉,伸:引力。引颈。引而不发。引吭高歌。2.领,招来:引见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导。引荐。抛砖引玉。3.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4.退却:引退。引避。5.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6.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引(出殡)。

裘:1.毛皮的衣服:狐裘。轻裘。集腋成裘。2.姓。

随:1.跟着:随从。随员。随葬。随即(立刻)。随行(xíng)。随身。随喜。随波逐流。随行(hāng)就市。2.顺从,任凭:随意。随口。随宜。随和。随俗。随笔。随遇而安。3.顺便,就着:随带。随手关门。4.像:他长得随他父亲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箕引裘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的含义其实很贴近日常生活。想象一下老裁缝教徒弟做衣服:师傅用竹箕装针线,徒弟跟着用裘皮缝纫,这不正是技艺传承的生动写照吗?比如某百年老店的第四代传人完全沿袭祖辈的秘方,街坊邻居就会感叹:“这真是箕引裘随之风啊。”

为什么说这个成语在今天依然有意义?我们常看到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危机,但当年轻学徒完整复刻老师傅的独门绝活时,这种“原汁原味”的传承方式恰恰保护了文化基因。就像苏州刺绣的非遗传承人,她们手把手教出的徒弟,针法走势与二十年前如出一辙。

不过要注意,成语里的“跟随”不是简单复制。某互联网大厂的年轻团队在沿用创始人的管理智慧时,会结合新时代的办公模式进行调整。他们既像徒弟捧着师傅的竹箕,又在裘皮上绣出新花样,这种“守正创新”的传承更符合当下需求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个成语在家庭教育中也适用。父母教育孩子时常说:“我们当年就是这么学的”,但真正智慧的家长会像老匠人那样,既递给孩子装工具的竹箕,又允许他们在裘皮上尝试新针法。这种传承既有根基又不失活力,或许才是成语的精髓所在。

观察身边那些成功的企业转型案例,往往会发现他们都有“旧箕装新裘”的特质。就像某传统书店在保留选书标准的同时,增加了线上读书会的形式。这种在继承中生长的模式,比完全颠覆传统更能获得市场认可,也印证了古老智慧的现实价值。

当我们谈论文化传承时,常常陷入“完全保护”或“彻底革新”的极端。其实就像成语中竹箕与裘皮的关系,关键是要找到传统内核与时代需求的重叠点。毕竟没有竹箕装不住针线,但若只会用旧裘皮,也做不出时尚新款。这种动态平衡的智慧,或许正是这个成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。

"箕引裘随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