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uǎn xiǎn fán zòu
成语解释:管:管乐器;弦:弦乐器。管乐和弦乐合奏。形容声音繁杂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管弦繁奏。夔先聆其音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场面
繁体字形:管絃繁奏
英文翻译:Orchestral complex
管:1.管子:钢管。竹管。水管。气管儿。2.吹奏的乐器:黑管。管弦乐。3.形状像管的电器件:电子管。晶体管。4.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:一管毛笔。两管牙膏。5.姓。6.管理;看管:管账。管图书。谁管仓库?。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。7.管辖: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。8.管教:管孩子。9.担任(工作):我管宣传,你管文体。10.过问:管闲事。这事我们不能不管。11.保证;负责供给:管保。不好管换。管吃管住。12.作用跟“把”相近,专跟“叫”配合:他长得又矮又胖,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。13.作用跟“向”相近:管他借钱。管我要东西。14.不管;无论:管他是谁,该批评就得批评。15.关涉;牵涉:他不愿来,管我什么事?
弦:1.弓背两端之间的绳状物,用其弹性以发箭:弓弦。2.乐器上经过摩擦、振动发声的线。3.钟表等的发条。4.连接圆周上两点的线段。5.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对着直角的斜边。
繁:[fán]复杂;繁多:纷繁。繁星。[pó]姓。
奏:1.演奏:独奏。合奏。伴奏。奏国歌。2.发生;取得(功效等):奏效。大奏奇功。3.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:启奏。奏议。奏上一本。4.姓。
“管弦繁奏”这个成语,字面上是形容各种乐器合奏时的热闹场面,但生活中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。比如,一家创业公司的新品发布会现场,设计师讲解产品理念,工程师演示技术亮点,市场团队同步造势,媒体记者实时报道——这种多方协作、各司其职的场景,不正是现代版的“管弦繁奏”吗?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艺术领域吗?”其实不然。去年参与社区改造项目时,居民代表提需求,建筑师画图纸,施工队保质量,志愿者做协调。当破旧公园变成儿童游乐场那天,我看着滑梯上嬉笑的孩子,突然意识到:普通人用各自专长推动改变的过程,何尝不是一种“管弦繁奏”?
我曾在山区支教时见过更动人的版本。雨季的傍晚,雨水敲打铁皮屋顶,远处传来隐约雷鸣,教室里孩子们齐声朗读课文。这些声音意外交织成特殊的韵律,让人想起成语里那种“不刻意却和谐”的美感。这让我相信,生活中的“管弦繁奏”往往诞生于自然流露的真诚协作。
当代社会常强调“效率至上”,但我更欣赏“管弦繁奏”中蕴含的智慧:不同的“乐器”不必追求完全同步,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声部。就像优秀的乐队指挥不会让鼓手去拉小提琴,聪明的团队领导者也懂得让成员发挥独特价值。这种包容差异的协作模式,或许正是破解内卷困局的一把钥匙。
下次遇到需要多方配合的事情时,不妨想象自己是指挥家。与其焦虑如何控制每个音符,不如先倾听他人的节奏。当键盘手的电子音效遇上二胡的婉转旋律,谁说不能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时代乐章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