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í bì jiān wù
成语解释:篱:篱笆,围墙。指家园内的平常物品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德之休明,肃慎负其楛矢;如其不尔,篱壁间物亦不可得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家常用品
繁体字形:籬壁閒物
英文翻译:garden stuff
篱:〔篱笆〕房屋、场地等的围栏设施。一般用竹子、苇子、秫秸、荆条、树枝等编扎而成。
壁:1.墙:壁报。壁灯。家徒四壁。铜墙铁壁。2.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:井壁。锅炉壁。细胞壁。3.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:绝壁。峭壁。4.壁垒:坚壁清野。5.二十八宿之一。
间:[jiān]1.方位词。中间:彼此间。同志之间。两国之间。2.方位词。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:田间。人间。晚间。一刹那间。3.一间屋子;房间:里间。车间。衣帽间。4.房屋的最小单位:一间卧室。三间门面。5.姓。“閒”[jiàn]1.空隙:乘间。2.嫌隙;隔阂:亲密无间。3.隔开;不连接:间隔。黑白相间。4.挑拨使人不和;离间:反间。5.拔去或锄去(多余的苗):间萝卜苗。“閒”
物:1.东西;事物:动物。货物。物质。物尽其用。2.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物议。待人接物。3.内容;实质:言之有物。空洞无物。4.姓。
“篱壁间物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。比如有人感叹:“总想着远方的好风景,可自家院子里开的花不也是‘篱壁间物’吗?”这里的“篱壁间物”就是指身边容易被忽视的美好事物。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用“篱壁间物”来形容这些事物?其实它源自古代农家的生活环境——竹篱和土墙之间的花草、工具等,虽然每天都能看到,但人们往往习以为常,反而忽略了它们的价值。就像现在很多人总觉得“别人的工作更轻松”“别处的风景更美”,却对自己拥有的资源和机会视而不见。
举个现代例子更清晰:办公室里新来的实习生总羡慕主管的决策权,却忽略了自己能直接接触客户的成长机会,这就是典型的“守着篱壁间物而不自知”。反过来说,如果能主动发现身边资源的独特价值,比如利用通勤时间听行业播客,或者向隔壁工位的前辈请教经验,反而可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。
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篱壁间物”效应反而被放大了。很多人宁愿刷三小时短视频看网红探店,也不愿意花半小时探索家附近新开的社区书店。这种对“近处”的忽视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焦虑又浮躁的心态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也意味着机会——当多数人都把目光投向远方时,那些认真观察身边、深耕眼前的人反而更容易脱颖而出。就像有位设计师朋友,她从不参加行业展会,而是每天研究菜市场阿姨的围裙配色,最后设计出的民俗风产品反而成了爆款。这大概就是对“篱壁间物”最生动的反向利用。
下次当你觉得生活平淡无奇时,不妨做个实验:列出三件触手可及却被忽略的事物,比如窗台上的多肉植物、手机里存着却没听的公开课,或者小区里那条走了五年却从未注意过的鹅卵石小路。试着重新认识它们,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