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ěn
  • bái
  • dài
  • 绿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ěn bái dài lǜ

成语解释:泛指女子的妆饰。
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飘轻裾,翳长袖,粉白黛绿者,列屋而闲居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定语;指女子的妆饰

繁体字形:粉白黱緑

英文翻译:of a woman with face powdered and eyebrows darkened

粉白黛绿的意思

粉:1.粉末:面粉。藕粉。花粉。把绿豆磨成粉。2.特指化妆用的粉末:香粉。涂脂抹粉。3.用淀粉制成的食品:凉粉。粉皮。4.特指粉条或粉丝:绿豆粉。菠菜炒粉。5.变成粉末:粉碎。粉身碎骨。石灰放得太久,已经粉了。6.粉刷:墙刚粉过。7.带着白粉的;白色的:粉蝶。粉连纸。8.粉红:粉色。粉牡丹。这块绸子是粉的。
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
黛:1.青黑色的颜料,古代女子用来画眉:粉黛(指妇女)。2.青黑色的:黛发(fà)。3.姓。

绿:[lǜ]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,由蓝和黄混合而成:嫩绿。浓绿。桃红柳绿。青山绿水。[lù]义同“绿”(lǜ),用于“绿林、绿营、鸭绿江”等。

成语评论

哎呦,这“粉白黛绿”四个字一出来,是不是感觉眼前立马浮现出古装剧里那些妆容精致的姑娘?没错!这成语原本就是形容女子打扮得艳丽动人,粉白指脸上的脂粉,黛绿则是眉毛的青黑色。比如有人夸朋友:“你今天这妆容,粉白黛绿的,简直像从画里走出来的!”(笑)

等等,现在还有人用这个成语吗?你别说,虽然现代人更爱说“精致”“高级感”,但偶尔在文学作品里还能看到它的影子。比如小说里写:“她一身旗袍,粉白黛绿间透着老上海的韵味。”——是不是瞬间有了画面感?不过实话讲,这词儿现在更多用在怀旧场景或艺术描写里,毕竟咱现在夸人好看可不会说“您今儿真够粉白黛绿的”(手动狗头)。

话说回来,为啥古人非要用颜色词形容美貌呢?要我说啊,这跟咱们汉字独有的意象美分不开关系。粉白的通透、黛绿的深邃,四个字就把面部妆容的层次感说透了。比起现在流行的“伪素颜”“纯欲风”,这种描述反而更有留白的想象空间。不信你品品:“她粉白的面颊衬着黛绿眉峰”是不是比“她化了淡妆”生动十倍?

突然想到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美妆博主们虽然不用这个成语,但流行的“三色修容法”“多巴胺配色”本质上不也是玩转颜色搭配吗?要我说,这“粉白黛绿”放到今天,大概就是“底妆清透+眉形精致”的文言文版本。只不过咱们的词汇库越来越丰富,老成语就渐渐退居二线啦。

不过啊,每次在古诗词里读到“粉白黛绿”,总忍不住感慨:古人对美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。这四个字不仅描绘了妆容本身,还暗含着当时的社会审美。想想看,能同时拥有细腻粉妆和精心描眉的条件,那得是啥家庭啊?所以说成语背后,藏着的都是活生生的历史故事呢。

下次要是听到有人说“现在年轻人都不懂传统文化”,咱可别急着点头。不如试着把“粉白黛绿”这样的老词儿,用新方式讲给朋友听。比如说朋友试了个古典妆造,你可以来句:“你这妆造师厉害啊,把粉白黛绿玩出了赛博朋克的味道!”——你看,老词儿新用,不也挺带劲嘛?

粉白黛绿的造句

  1. 造句 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,坐着粉白黛绿,花枝招展的妇女们,笑语盈盈不休。
  2. 造句 舟中俱有妇人,自扬州掠来者,装饰俱罗绮珠翠,粉白黛绿。
  3. 造句 可登临赏水,可泛舟垂钓,可更衣休息,乃是王府粉白黛绿者可以消遣游冶的地方。
  4. 造句 虽是仪静体闲,红妆却不陪衬她,并不如素日粉白黛绿来的姿色天然。

"粉白黛绿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