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ěng
  • gà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ū jù gěng gài

成语解释:粗:粗略;梗概:大概,大略。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14篇:“惟文笔则远不逮,词不达意,粗具梗概而已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文章或事物等

繁体字形:麤具梗槩

英文翻译:Rough sketch

粗具梗概的意思

粗:1.(条状物)横剖面大(跟“细”相对,2.(长条形)两长边的距离不十分近:粗线条。粗眉大眼。3.颗粒大:粗沙。4.声音大而低:嗓门儿粗。粗声粗气。5.粗糙(跟“精”相对):粗瓷碗。去粗取精。这个手工活儿太粗了。6.疏忽;不周密:粗疏。粗心大意。7.鲁莽;粗野:粗暴。粗话。粗人。8.略微:粗知一二。粗具规模。

具:1.用具:家具。文具。2.具有:具备。粗具规模。3.备;办:具结。谨具薄礼。4.才能;才干:才具。干城之具。5.写出;陈述:具名。条具时弊。6.量词。用于棺材、尸体和某些器物:一具尸体。

梗:1.植物的枝或茎:菜梗。2.直;挺直:梗着脖子。3.阻碍:从中作梗。

概:1.大略:概况。大概。2.一律:不能一概而论。3.情况;景象:胜概(美好景象)。4.气度神态:气概。5.旧时量谷物时用来平斗斛的刮板。

成语评论

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明明脑子里有个想法,但就是说不清楚,这时候用“粗具梗概”就特合适!比如老张在会上说:“咱们新项目的方案嘛,现在只能说是粗具梗概”,你品,这话既承认了不足,又暗示后续有发展空间,简直职场生存必备金句。

等等,啥时候该用这个成语最带劲呢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新人写小说被编辑催稿,回一句“故事主线粗具梗概,具体桥段还在打磨”,既保住了面子,又给自己争取了时间。你品你细品,这可比直接说“没写完”高明多了吧?

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:“这成语和'初步成型'有啥区别?”哎嘛问到点子上了!重点在那个“粗”字上。好比做菜,前者是刚切好配菜还没下锅,后者已经是半成品了。就像上周我帮学生改论文,指着他的提纲说:“框架粗具梗概,但论证链条还得细化”,这话既肯定了现有成果,又指明了改进方向。

不知道你们发现没,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,“粗具梗概”反而成了刚需。我观察很多创业者路演,开场白都是“商业模式粗具梗概”,投资人反而更愿意往下听。这背后的门道啊,就在于留白的艺术——既展示成果,又预留想象空间,可比把话说满高明多了。

最后唠句实在的,用好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把握“完成度60%”的状态。就像装修房子,水电走完了但还没刷墙,这时候跟房东汇报正合适。下次遇到类似场景,不妨试试这个表达,保准让人觉得你既有规划又懂进退,这分寸感拿捏得,绝了!

"粗具梗概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