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ū zhī dà yè

成语解释: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。原比喻简略或概括。现多指工作粗糙;做事不认真、不细致;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。又比喻不周密、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。

成语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8卷:“《书序》恐不是孔安国做,汉文粗枝大叶,今《书序》细腻,只似六朝时文字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比喻作风草率,不精细

繁体字形:麤枝大葉

英文翻译:crude and careless

粗枝大叶的意思

粗:1.(条状物)横剖面大(跟“细”相对,2.(长条形)两长边的距离不十分近:粗线条。粗眉大眼。3.颗粒大:粗沙。4.声音大而低:嗓门儿粗。粗声粗气。5.粗糙(跟“精”相对):粗瓷碗。去粗取精。这个手工活儿太粗了。6.疏忽;不周密:粗疏。粗心大意。7.鲁莽;粗野:粗暴。粗话。粗人。8.略微:粗知一二。粗具规模。

枝:[zhī]1.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:树枝。枝干(gàn)。竹枝。节外生枝。枝柯。枝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2.量词,指杆形的:一枝铅笔。3.古同“”,支持,分支。[qí]古同“”,岔。
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”。2.古同“”。

叶:[yè]1.叶子,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:树叶。复叶。2.某些像叶子的薄片:铜叶。扇叶。3.同“”。4.较长时期的某一段:20世纪中叶。[xié]和洽。常指声音的调谐:叶声。叶韵。

成语评论

哎呦,咱们今天来唠唠“粗枝大叶”这个成语吧!你肯定听过,但具体咋用才贴切呢?举个栗子,老张给客户写方案,结果数据算错不说,连公司名字都打漏俩字,客户气得直拍桌子:“你这人做事也太粗枝大叶了!”你品,这词儿专治那些“差不多先生”,细节全糊弄,结果全翻车。

话说回来,为啥总有人改不掉这毛病?嘿,这得从“注意力分配”说起。就像小美赶着交论文,查重标红的部分愣是没瞅见,导师直接圈出来批注:“粗枝大叶不可取”。其实啊,这时候要是有个“三步检查法”——先通读、再重点查、最后让室友帮忙盯两眼,保准能少挨骂。

不过嘛,粗枝大叶真就全是坏事?我倒觉得分场合。像老王画设计草图,大手一挥先勾轮廓,细节留着后面打磨,这种“战略性粗枝大叶”反而能提高效率。但要是记账时候把小数点挪错位,那可真得给自己脑门贴张“仔细检查”的便利贴了。

这里插个冷知识:心理学有个“注意力残留”理论,就是说频繁切换任务容易让人变粗心。好比小陈边回微信边填报销单,结果把餐费写成车费,财务大姐追着问“你这账本敢情是抽象艺术?”所以说啊,专注当下这事儿,可比喝枸杞养生实在多了。
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,咱都不是机器人,偶尔马虎可以理解。但要是总在关键环节掉链子,可得给自己敲警钟。记住喽,细致这事儿就像骑自行车——刚开始觉得费劲,等养成肌肉记忆,保准你办事又稳又快!

粗枝大叶的造句

  1. 造句 夏天来临,这时的柿树,绿叶覆盖,舒展着粗枝大叶,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挡住炎热的阳光。
  2. 造句 学习要注意到细处,不是粗枝大叶的,这样可以逐步学习、摸索,找到客观规律。徐特立 
  3. 造句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,一丝不苟;粗枝大叶,马马虎虎,是不会达到目的的。
  4. 造句 王锋办事总是粗枝大叶,让人很不放心。
  5. 造句 我们对待学习和工作不能粗枝大叶。
  6. 造句 读书要仔细认真,粗枝大叶地看一遍,不会有多大收获。
  7. 造句 粗枝大叶是语言学习最大的敌人。
  8. 造句 整本书写得极为粗枝大叶,看过后很难让人能完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  9. 造句 这件事充分暴露了老陈主观的思想方法以及粗枝大叶的作风。
  10. 造句 小英今天做事老是粗枝大叶,说话总是漏洞百出。

"粗枝大叶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