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ěi jí wú gū
成语解释:累:带累,使受害。辜:罪。使受牵连;连累到没有罪过的人。
成语出处:清 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九回:“制台只得转告首县,又叫他三天之内一定要破案,却不许累及无辜。”清 林则徐《会谕尖沙嘴英国各船货具结进埔告示稿》:“至搜查之时,俱系官员亲身督验,断不至栽赃陷害,累及无辜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伤害别人
繁体字形:纍及無辜
英文翻译:make the innocent suffer
累:[lèi]1.疲乏,过劳:劳累。累乏。2.使疲劳:病刚好,别再累着。[lěi]1.连续,重叠,堆积:累计。累日。累积。累累。日积月累。连篇累牍。2.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:累进税。3.连及,连带:累及。牵累。拖累。[léi]1.〔累累〕a.连续成串,如“果实累累”;b.颓丧的样子,如“累累若丧家之犬”。2.〔累赘〕a.多余,不简洁,如“文字累赘”;b.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,如“负重登高,不胜累赘”(“赘”均读轻声)。
及:1.达到:波及。普及。及格。目力所及。由表及里。将及十载。2.赶上:及时。及早。望尘莫及。3.比得上:论学习,我不及他。4.推及;顾及: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。5.姓。6.用“及”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,主要的成分放在“及”的前面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辜:1.罪:无辜。死有余辜。2.背弃;违背:辜负。辜恩背义。3.姓。
生活中,我们常听到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这种成语,说的就是原本无关的人或事被意外牵连的情况。比如小区水管爆裂导致整栋楼停水,楼上住户明明没做错什么,却要跟着一起扛水桶爬楼梯,这就是典型的“累及无辜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总有无辜者被牵连?”其实这背后常藏着两种逻辑:一种是“物理传导”,比如疫情中某个城市出现病例,周边地区旅游业跟着受挫;另一种是“认知偏差”,就像办公室有人犯错,老板一怒之下取消所有人的季度奖金。无辜者被波及,有时并非主观恶意,而是资源有限、信息不全或情绪化决策的结果。
记得有次台风天,邻居在阳台堆的杂物被风吹落,物业直接给整层住户发整改通知。当时我就想,这种“一刀切”的做法虽能快速解决问题,却容易让人产生“做好做坏都一样”的消极心态。现代社会讲究精准施策,或许该像手术刀般精确,而非挥舞大锤扫倒一片。
换个角度看,“池鱼之殃”也提醒我们建立风险防火墙。就像企业设立独立法人的子公司,避免母公司债务牵连;个人生活中购买保险,本质上也是在预防不可预见的连带损失。这种未雨绸缪的智慧,恰恰是应对无辜受牵连的最佳策略。
有朋友曾分享他的职场经历:部门因项目亏损全员扣薪,但提前做好文档备份的他,最终用完整的工作记录证明了自己的尽责。这让我想到,在系统性风险面前,个人能做的不仅是抱怨不公,更要学会留存证据、主动沟通,把“被牵连”转化为“自证明”的机会。
观察现代社会发展,会发现“累及无辜”的现象正在减少。大数据技术让责任追溯更精准,区块链存证让因果关系更透明。就像交通摄像头能准确锁定违规车辆,而不必让整条街的车主背锅。技术进步正在给“无辜者”撑起保护伞,这或许就是文明演进的可喜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