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óng shuāi cuì jiǎn
成语解释:红:指花;翠:指绿叶。红花衰败,绿叶减少。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:宋·柳永《八声甘州》: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,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谓语;指秋天的景象
繁体字形:紅衰翠减
英文翻译:fade
红:[hóng]1.像鲜血的颜色:红枣。红领巾。2.象征喜庆的红布:披红。挂红。3.象征顺利、成功或受人重视、欢迎:红运。开门红。满堂红。他唱戏唱红了。4.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:红军。又红又专。5.红利:分红。6.姓。[gōng]见〖女红〗。
衰:[shuāi]微弱;变弱:衰败。衰退。年老力衰。[cuī]1.见〔等衰〕2.同“缞”。
翠:1.绿色:翠绿。苍翠。翠微(青绿的山色,亦泛指青山)。2.〔翠鸟〕属鸣禽类,形似杜鹃,嘴长,头部深橄榄色,有青绿色斑纹,背青绿色,腹赤褐色,尾短,捕食小鱼。3.指“翡翠”(硬玉):翠玉。翠镯。珠宝翠钻。
减:1.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:削减。裁减。减员。偷工减料。五减三是二。2.降低;衰退:减价。减色。工作热情有增无减。人虽老了,干活还是不减当年!
“红衰翠减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红花凋谢、绿叶减少,常用来形容花草凋零的景象,后来也被引申为事物由盛转衰的状态。比如这样用:“深秋时节,原本绚烂的园子里红衰翠减,只剩下几枝枯藤在风中摇晃。”这样的画面感,是不是立刻让人联想到季节更替的必然?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用‘红’和‘翠’来代表盛景?直接说‘花谢叶落’不行吗?”其实啊,“红”和“翠”都是鲜明的颜色,一个代表花朵的艳丽,一个象征叶子的生机。用这两种颜色搭配“衰”和“减”,反而更能对比出繁华与萧瑟的反差,比直白的描述更有文学韵味。
举个例子,职场上也能用到这个词:“公司经历了高速扩张后,如今红衰翠减,业务规模收缩,但团队反而更聚焦核心目标了。”这里不仅描述了衰退的现象,还隐含了“衰退后可能孕育新机会”的潜台词。你看,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用一个画面,传递多层含义。
再换个角度想:“红衰翠减一定是坏事吗?”未必!就像秋天的落叶是为了春天的新芽,暂时的收缩可能是为了更长远的成长。我常觉得,现代社会太追求“永远向上”,反而忽略了“红衰翠减”背后的自然规律——接受低谷,才能更从容地迎接下一个高峰。
最后留个小问题:当你看到生活中“红衰翠减”的场景时,会联想到哪些积极的意义?试着用这个成语造个句,或许会有新的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