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óng yán lǜ bìn
成语解释:绿鬓:乌黑发亮的鬓角。形容女子正处于青春年少时
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但见它虽则随常装束,却是红颜绿鬓,俏丽动人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女性
繁体字形:红颜绿鬓
英文翻译:Red and green temples
红:[hóng]1.像鲜血的颜色:红枣。红领巾。2.象征喜庆的红布:披红。挂红。3.象征顺利、成功或受人重视、欢迎:红运。开门红。满堂红。他唱戏唱红了。4.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:红军。又红又专。5.红利:分红。6.姓。[gōng]见〖女红〗。
颜:1.面容,脸色,脸面:容颜。开颜。颜面。颜色。笑逐颜开。鹤发童颜。2.色彩:颜料。五颜六色。3.姓。
绿:[lǜ]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,由蓝和黄混合而成:嫩绿。浓绿。桃红柳绿。青山绿水。[lù]义同“绿”(lǜ),用于“绿林、绿营、鸭绿江”等。
鬓:鬓角,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;也指这个部位所长的头发:两鬓苍苍。
“红颜绿鬓”这个成语,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,但拆开来看就容易理解了。“红颜”指代年轻美好的容颜,“绿鬓”则形容乌黑发亮的头发,合在一起常用来形容青春靓丽的女子。比如:“她虽已年过三十,但红颜绿鬓、神采奕奕,走在街上依然引人注目。”这样的描述是不是比直接说“年轻漂亮”更有画面感?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都2023年了,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文绉绉的成语?”其实这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——四个字就能勾勒出完整的人物形象。试想这样一个场景:“老同学聚会上,小芳红颜绿鬓的模样让在场的人都感叹岁月对她的偏爱。”这里不仅点出了外貌特征,还暗含了“青春易逝”的对比,是不是比平铺直叙更有味道?
更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外貌描写中。比如描写古风游戏角色:“游戏里的侠女角色设计得极妙,红颜绿鬓配着银甲长枪,柔美中透着英气。”这样的用法突破了成语原本的写实范畴,赋予了它更现代的诠释空间。
个人觉得,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密码,用好了能为文字增色不少。但要注意使用场景——在科技文档里突然来句“红颜绿鬓”会显得突兀,但在描写人物、讲述故事时,它就是锦上添花的妙笔。下次写朋友圈文案时不妨试试:“周末郊游遇见位红颜绿鬓的汉服姑娘,恍惚间以为穿越回了唐宋。”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点赞呢!
语言始终在流动变化中,老成语也能玩出新花样。重要的是理解其核心意象:那些关于青春、美好与时光的永恒话题。当我们用“红颜绿鬓”时,不仅是描述外貌,更是在传递一种对生命力的欣赏与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