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 gāng rén lún
成语解释:纪纲:法制,制度;人伦:人与人之间关系及行为准则。指封建社会中人应遵守的法度纲常和行为准则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,将何以佐朕烛幽隐,劝元元,厉蒸庶,崇乡党之训哉?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道德规范
繁体字形:紀綱人倫
英文翻译:Discipline and human relations
纪:[jì]1.纪律;法度:军纪。政纪。风纪。违法乱纪。2.义同“记”,主要用于“纪念、纪年、纪元、纪传”等,别的地方多用“记”。3.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,今指更长的时间:世纪。中世纪。4.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级,纪以上为代,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、侏罗纪和白垩纪。跟纪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系(xì)。[jǐ]姓(近年也有读Jì的)。
纲:1.提网的总绳。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:提纲挈(qiè)领。纲举目张。2.古指大批运输货物的组织:花石纲。3.生物分类系统所用等级之一。在门之下,目之上:鸟纲。哺乳纲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伦:1.人伦:伦常。伦理。五伦。天伦。2.条理;次序:伦次。3.同类;同等:不伦不类。比拟不伦。英勇绝伦。4.姓。
“纪纲人伦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早味,但说白了就是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总称。比如《孟子》里提到的“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”,就是典型的纪纲人伦观念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现代家庭聚餐时长辈先动筷子,年轻人主动添茶倒水,这种细微处的尊重,其实就是纪纲人伦在现代生活的延续。
核心问题一:纪纲人伦过时了吗?有人觉得“长幼尊卑”是封建残余,但换个角度看,职场里新人主动帮前辈分担工作,团队合作时不抢功、不推责,这种基于互相尊重的协作模式,正是纪纲人伦的灵活应用。关键不在于形式,而是背后“秩序中有温度”的核心逻辑。
核心问题二:个人自由和纪纲人伦冲突怎么办?就像放风筝,线的存在不是为了束缚,而是为了让风筝飞得更高。朋友小张坚持周末陪父母吃饭,同时也在互联网公司闯出一片天,他用实际行动证明:守住基本的人伦底线,反而能给人生增加稳定感。
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越是强调平等的家庭,孩子反而更自然地孝顺父母。这说明纪纲人伦不必刻板地强调“上下级”,完全可以用更平等的方式实现。比如00后和父母像朋友般讨论人生选择,既保持尊重又不失亲密。
最近读到某科技公司把“师徒制”融入新人培训,资深员工带教时不仅传技能,还教职场礼仪。这种现代版的“传帮带”机制,让纪纲人伦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活力。它告诉我们:传统不是用来复制的模具,而是值得重新解读的智慧宝库。
当我们在十字路口搀扶老人过马路,在微信群转发防诈骗指南提醒长辈,这些微小举动都在构建新时代的纪纲人伦。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教条,而是化身为生活里的善意与担当。未来的社会秩序,或许就藏在这些日常的温暖互动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