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īng guó dà yè
成语解释:经国:治理国家;大业:伟大的事业。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。
成语出处:三国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文章等
繁体字形:經國大業
英文翻译:Running the country
经:[jīng]1.(旧读jìng)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(跟“纬”相对):经纱。经线。2.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:经脉。经络。3.经度:东经。西经。4.经营;治理:经商。整军经武。5.上吊:自经。6.历久不变的;正常:经常。不经之谈。7.经典:本草经。佛经。念经。十三经。8.月经:行经。经血不调。9.姓。10.经过:经年累月。几经周折。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。经他一说,我才知道。11.禁(jīn)受:经不起。经得起考验。[jìng]织布之前,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,来回梳整,使成为经纱或经线:经纱。
国:1.国家:国内。祖国。外国。保家卫国。2.代表或象征国家的:国徽。国旗。国花。3.在一国内最好的:国手。国色。4.指本国的,特指我国的:国产。国术。国画。国药。5.姓。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业:1.行业:工业。农业。林业。畜牧业。饮食业。各行各业。2.职业:就业。转业。业余。无业。3.学业:肄业。修业。毕业。结业。4.事业:功业。创业。业绩。5.产业;财产:家业。业主。6.从事(某种行业):业农。业商。7.姓。8.佛教徒称一切行为、言语、思想为业,分别叫做身业、口业、意业,合称三业,包括善恶两面,一般专指恶业。9.已经:业已。业经。
“经国大业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宏大,但换个角度看,它其实离我们并不远。比如,一个城市的垃圾分类政策推行了三年,起初被吐槽“麻烦”“没必要”,但如今街道干净了、资源回收率翻倍,这不就是“把小事做成经国大业”的现实例子吗?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看似普通的工作,怎么就和治国扯上关系了?
关键在于理解“经国大业”的核心是可持续的价值创造。就像宋朝王安石变法时推广的“青苗法”,初衷是通过政府低息贷款帮助农民,虽然最终失败,却为后世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。今天的南水北调、高铁网络建设,表面上解决的是具体问题,实际上都在塑造国家发展的筋骨。
我曾在西北沙漠见过光伏发电基地,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太阳能板像银色海洋。工程师告诉我,这里发的电不仅够当地用,还能输送到东部城市。这种项目初期投入巨大,但十年后就能改变整个区域的能源结构——这种“用时间换空间”的思维,或许就是经国大业最生动的注解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古往今来成功的“大业”,往往始于具体问题的解决。明朝《永乐大典》的编纂最初只是为了整理文献,却意外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库;现代国家的5G布局看似是技术竞赛,实则奠定着未来二十年的产业基础。当我们抱怨某个政策“见效慢”时,可能正站在历史长河的某个涟漪里。
最近遇到个创业者,他的团队在偏远山区用区块链技术追溯农产品来源。问起商业逻辑,他说了句挺有意思的话:“帮老乡多挣五毛钱,比在CBD融资五千万更有成就感。”这话让我想到,真正的经国大业未必都要惊天动地,让每个环节产生正向循环,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智慧。
站在书店的社科类书架前,你会发现关于治国理政的著作越来越关注微观叙事。这或许暗示着:当代社会的“大业”,正在从金字塔尖的蓝图设计,转变为无数毛细血管般的协同创新。就像毛细血管给细胞输送养分那样,每个领域的小突破,最终汇成国家发展的大江大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