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īng duō jiàn guǎng
成语解释:见过的多,知道的广。形容阅历深,经验多
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7章:“特别对制造兵器的知识很丰富,可说是经多见广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见识
繁体字形:經多見廣
英文翻译:The classics are numerous and widely seen
经:[jīng]1.(旧读jìng)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(跟“纬”相对):经纱。经线。2.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:经脉。经络。3.经度:东经。西经。4.经营;治理:经商。整军经武。5.上吊:自经。6.历久不变的;正常:经常。不经之谈。7.经典:本草经。佛经。念经。十三经。8.月经:行经。经血不调。9.姓。10.经过:经年累月。几经周折。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。经他一说,我才知道。11.禁(jīn)受:经不起。经得起考验。[jìng]织布之前,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,来回梳整,使成为经纱或经线:经纱。
多:1.数量大(跟“少、寡”相对):多年。多种多样。多才多艺。多快好省。2.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;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(跟“少”相对):这句话多了一个字。你的钱给多了,还你吧。3.过分的;不必要的:多心。多嘴。多疑。4.(用在数量词后)表示有零头:五十多岁。两丈多高。三年多。5.表示相差的程度大:他比我强多了。这样摆好看得多。6.姓。7.用在感叹句里,表示程度很高: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!。这问题多不简单哪!8.指某种程度:无论山有多高,路有多陡,他总是走在前面。有多大劲使多大劲。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广:[guǎng]1.多:兵多将广。大庭广众。2.扩大;扩充:推广。以广流传。3.姓。[ān]同“庵”(多用于人名)。
“经多见广”这个成语,到底怎么用才贴切?举个例子:小李刚毕业时总爱凭直觉下结论,但工作十年后跑遍大江南北,现在遇到问题总能快速找到关键。这大概就是“经多见广”带来的底气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经历多的人更容易看清问题本质?其实就像学游泳,看一百遍教学视频,不如自己呛两口水。去年我带团队做新项目,前期调研报告堆成山,最后却是保洁阿姨闲聊时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们——她提到客户总在茶水间抱怨操作步骤太繁琐。真实场景的细节,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“经多见广”?我的个人经验是别怕走弯路。三年前我固执地认为直播带货只是昙花一现,直到跟着朋友实地考察供应链基地,看着他们三小时卖掉整个仓库的库存,这才明白新时代的生意经。有时候突破认知局限,就需要这种直接的视觉冲击。
年轻人常苦恼选择太多反而迷茫。上周实习生问我该考研还是工作,我建议他先做份职业清单:把感兴趣的岗位都试岗三天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亲手摸过打印机的人,才知道办公室文员和想象中完全不同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积累“经多见广”的资本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经历多不等于无脑试错。去年遇到位创业者,两年换了八个行业,每个项目都浅尝辄止。真正的“经多见广”需要深度参与,就像老茶客品茶,不仅要尝遍各大茶山,更要懂得每片茶叶背后的日照时长和揉捻手法。现在越来越觉得,这个时代不缺信息,缺的是把信息转化为见识的沉淀能力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大妈,往往比坐在办公室的白领更懂人情世故。所谓“经多见广”,有时候就藏在市井烟火里。下次遇到难题,不妨换个场景找答案,说不定转角就能遇见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