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 jué xīng wáng
成语解释:绝:断绝;亡:灭亡。恢复已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世家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如蒙录召,继绝兴亡,则陛下更生之恩,望古无二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宾语;指复国
繁体字形:繼絶興亡
英文翻译:Rise and fall of Jujue
继:1.继续;接续:继任。相继。中继线。前赴后继。2.继而:初感头晕,继又吐泻。3.姓。
绝:1.断:隔绝。络绎不绝。2.穷尽;净尽;没有出路的:绝望。弹尽粮绝。绝境。3.副词。1.极:绝大多数。绝妙。2.全然;绝对:绝无其事。4.独一无二的:绝技。5.气息中止;死亡:气绝。悲痛欲绝。6.绝句:七绝。
兴:[xīng]1.兴盛;流行:复兴。新兴。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。2.使盛行:大兴调查研究之风。3.开始;发动;创立:兴办。兴工。兴利除弊。百废俱兴。4.起;起来:晨兴(早晨起来)。夙兴夜寐。5.准许(多用于否定式):说话要有根据,不兴胡说。6.或许:明天他也兴来,也兴不来。7.姓。[xìng]兴致;兴趣:豪兴。助兴。败兴。雅兴。游兴。
亡:[wáng]1.逃:逃亡。流亡。2.失去:亡佚。亡羊补牢。3.死:伤亡。死亡。4.灭:灭亡。亡国奴。救亡。兴亡。[wú]古同“无”,没有。
“继绝兴亡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到底在说什么呢?简单来说,它描述的是“继承即将断绝的事物,让衰败的重新兴盛,或者让消亡的获得新生”。比如一个家族手艺快要失传,有人站出来学习并推广,这就是“继绝”;一座古镇旅游业没落了,通过创新改造吸引游客,这就叫“兴亡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传承文化”有什么不同?其实核心差异在于“主动性”。比如某地传统节日逐渐被遗忘,如果只是被动记录老习俗,属于普通传承;但如果结合现代人的兴趣设计互动活动,让年轻人主动参与,才算得上“继绝兴亡”。关键在于既要保留根基,又要注入新生命力。
历史上有个典型例子:唐代韩愈发起古文运动。当时骈文盛行却内容空洞,他主张恢复秦汉散文传统,同时强调“唯陈言之务去”。这既继承了古代文学精髓,又打破了形式束缚,最终让散文创作重新焕发光彩。这种“旧瓶装新酒”的做法,正是成语的生动诠释。
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智慧。比如某公司传统业务下滑,新任主管没有全盘否定原有体系,而是保留核心技术,同时开发周边服务。这样既避免了推倒重来的风险,又打开了新市场。个人认为,这种“改良式创新”往往比彻底颠覆更容易成功,因为它兼顾了稳定与突破。
当面对需要变革的事物时,不妨先问三个问题:原有体系中哪些值得保留?哪些必须舍弃?新增部分如何与旧体系兼容?就像改造老房子,承重墙不能拆,但可以打通空间、更换门窗。把握这个原则,就能在守护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最近看到手工造纸作坊引入AR技术展示工艺流程,既让古老技艺可视化,又增加了体验趣味性。这种新旧元素的碰撞,恰如成语描绘的场景——不是简单的复活旧事物,而是让它们在新时代找到存在价值。或许这就是“继绝兴亡”给当代人最重要的启示:传统不是标本,而是等待被重新点燃的火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