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éng
  • xiān
  • hò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éng xiān qǐ hòu

成语解释:绳:继承,继续;启:开创,引出。继承前人的,开创今后的

成语出处:宋·岳飞《题许虎侯像》:“至德显忠,绳先启后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繩先啓后

英文翻译:Rope starts first and then

绳先启后的意思

绳:1.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。2.特指木工用的墨线。引申指标准,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:绳墨。绳之以法。3.继续。

先:1.时间或次序在前的(跟“后”相对):先进。先例。事先。领先。争先恐后。有言在先。2.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:他比我先到。我先说几句。3.暂时:这件事情先放一放,以后再考虑。4.祖先;上代:先人。5.尊称死去的人:先父。先烈。先哲。6.先前: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。你先怎么不告诉我?7.姓。

启:1.打开:启封。启门。某某启(信封上用语,表示由某人拆信)。2.开导:启蒙。启发。3.开始:启行。启用。4.陈述:敬启者(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)。某某启(用于书信末署名处)。5.旧时文体之一,较简短的书信:小启。谢启。6.姓。
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起“绳先启后”,不少人会联想到师徒传承的场景。比如一位老木匠手把手教徒弟做榫卯,嘴里念叨着:“这手艺传了三代人,现在得让它活到第四代。”徒弟边听边点头,手里却偷偷用手机录下步骤,想着回头用3D建模优化工艺。这种“老方法新用”的互动,不正是“绳先启后”的生动写照吗?

这成语到底在说什么?表面看是强调继承传统,但深挖一层,会发现它更重视在传承中开创新可能。就像接力赛跑,重点不单是接稳接力棒,还要跑出比前人更快的速度。去年参观非遗工坊时,有位刺绣师傅让我印象深刻——她坚持用古法染色,却把传统纹样设计成年轻人喜欢的手机壳图案,老手艺就这样闯进了新市场。

现代职场需要这种精神吗?观察互联网大厂的“师徒制”就能找到答案。某科技公司的资深程序员带着新人重构十年前的代码,既要求保留底层逻辑的稳定性,又鼓励用新语言重写模块。这种“守旧”与“创新”的平衡,让系统既延续了历史数据,又获得了更强的扩展性。亲身经历过类似项目的同事常说:“修改祖传代码比写新程序更需要智慧。”

教育领域如何实践?重点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给了启发。他们保留古文背诵的基本功训练,同时开发出诗词rap记忆法。当学生把《滕王阁序》编成节奏明快的说唱,拗口的骈文突然变得鲜活起来。这种教学创新不是否定传统,而是为老内容找到新载体,就像给传家宝换了更结实的包装箱。
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“绳先启后”更像是一种生存智慧。它提醒我们别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题:守旧派不必把创新视为洪水猛兽,革新者也不能把传统当绊脚石。上周和建筑系学生聊天,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把四合院的通风原理用在智能家居设计里。看着图纸上传统坡屋顶与太阳能板的奇妙组合,突然觉得文化的生命力,或许就藏在这种新旧交融的缝隙里。

"绳先启后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