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ǎn gē màn wǔ
成语解释:缓:柔软;缦:通“慢”。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
成语出处:宋·李纲《荔枝词》集句:“沉香亭北倚栏杆,缓歌缦舞凝丝竹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
繁体字形:緩謌縵舞
英文翻译:Slow song and man dance
缓:1.迟;慢:迟缓。缓步。缓不济急。2.延缓;推迟:缓办。缓期。这事缓几天再说。3.缓和;不紧张:缓冲。缓急。4.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:昏过去又缓过来。蔫了的花,浇上水又缓过来了。
歌:1.能唱的文辞或歌曲:诗歌。民歌。2.歌唱:载歌载舞。
缦:没有花纹的丝织品。
舞:1.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:舞蹈。舞技。舞姿。舞会。舞剑。舞女。舞曲。舞台。2.耍弄:舞弊。舞文弄墨。
“缓歌缦舞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歌舞的节奏舒缓、姿态柔美,像春风拂面一样让人放松。比如在一场家庭聚会上,长辈们围坐弹奏古筝,孩子们随着旋律轻轻摇摆,这种温馨的画面就能用“缓歌缦舞”来形容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慢节奏的歌舞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有什么关系?其实,它恰恰是一种“反焦虑”的存在。试想,当人们习惯了短视频的快速切换和电子音乐的强烈节拍,偶尔体验一段缓歌缦舞,反而能让大脑从信息轰炸中解脱出来。比如茶室里的古琴演奏会,观众闭目静听,手指随着韵律轻叩桌面——这种沉浸式的体验,正是成语描绘的意境。
从个人角度看,缓歌缦舞的魅力在于它的“留白艺术”。它不像流行演唱会那样追求视听刺激,而是用空间感让人主动参与想象。记得去年在苏州园林听评弹,艺人指尖拨弦的细微颤动,配合水榭外的细雨声,那种动静结合的层次感,让我突然理解了成语中“缓”与“缦”的精妙——原来慢,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审美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艺术形式正在以新的方式回归。比如都市中的冥想音乐会,参与者躺在懒人沙发上,听着改良版的宫商角徵羽,这何尝不是当代版的缓歌缦舞?它证明了一个道理:人类对舒缓美的需求,从未因时代更迭而消失,只是换上了符合当下语境的外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