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éng yī qiǎn dài
成语解释: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
成语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辩,以教后世,缝衣浅带,矫言伪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;指儒者
繁体字形:縫衣淺帶
英文翻译:Sewing light belt
缝:[fèng]1.接合的地方:缭缝儿。无缝钢管。2.缝隙:裂缝。门缝儿。见缝插针。床板有道缝。[féng]1.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:缝件衣裳。鞋开了绽要缝上。动过手术,伤口刚缝好。2.姓。
衣:[yī]1.衣服:上衣。内衣。大衣。丰衣足食。2.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:笋衣。糖衣。3.胞衣。4.姓。[yì]穿(衣服);拿衣服给人穿:衣布衣。解衣衣我。
浅:[qiǎn]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(跟“深”相对,2.—3.同):浅滩。水浅。屋子的进深浅。4.浅显:浅易。这些读物内容浅,容易懂。5.浅薄:功夫浅。6.(感情)不深厚:交情浅。7.(颜色)淡:浅红。浅绿。8.(时间)短:年代浅。相处的日子还浅。[jiān]形容流水声。
带:1.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:皮带。鞋带儿。传送带。2.轮胎:车带。汽车外带。3.地带;区域:温带。黄河一带。4.白带:带下。5.姓。6.随身拿着;携带:带行李。带干粮。7.捎带着做某事:上街带包茶叶来(捎带着买)。你出去请把门带上(随手关上)。8.呈现;显出:面带笑容。9.含有:这瓜带点儿苦味。说话带刺儿。10.连着;附带:带叶的橘子。连说带笑。放牛带割草。11.引导;领:带队。带徒弟。12.带动:以点带面。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。13.照看(孩子):孙子是奶奶带大的。
“缝衣浅带”这个成语,许多人第一次听到可能会疑惑:它究竟是什么意思?其实它出自《左传》,原指古代士人的朴素衣着,后来常被用来形容人行事低调、不张扬。比如我们可以说:“张教授虽然学术成就斐然,但始终保持着缝衣浅带的作风,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。”这样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,又赋予了现代生活的气息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用穿衣风格来形容性格呢?这其实体现了中文的独特魅力——通过具体事物映射抽象品质。就像我们看到“西装革履”会联想到商务精英,“缝衣浅带”则让人自然联想到谦逊质朴的形象。这种比喻手法让表达更生动,比如在职场中:“小王那个缝衣浅带的性子,反而让他在团队里获得了更多信任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正发生微妙变化。有次听老裁缝说:“现在的年轻人啊,都追求光鲜亮丽,倒是我们这些缝衣浅带的手艺人,反而成了稀罕物。”这话道出了传统价值观与当代潮流的碰撞。在我看来,这种质朴精神不该被时代淘汰,就像纯棉衣物永远比化纤布料更经得起时间考验。
如何将这种品质融入现代生活?有位创业者的做法值得借鉴。他总爱在商务洽谈时穿定制的中式布衫,笑称这是“新式缝衣浅带”。这种既保留文化底蕴又融入现代审美的选择,意外地成为了他的个人品牌标识。可见,传统文化并非要原封不动地复制,关键是要找到与当下生活的连接点。
语言就像流动的江河,“缝衣浅带”的演变过程恰是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。当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既能触摸到两千年前士人的精神追求,也能感受到它在新时代焕发的别样光彩。或许这正是汉语最迷人的地方——每个古老的词语里,都藏着跨越时空的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