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uó
  • y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uó fū yǒu fū

成语解释:旧指女子已有丈夫。

成语出处:汉·无名氏《陌上桑》诗:“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羅敷有夫

英文翻译:a married woman

罗敷有夫的意思

罗:1.捕鸟的网:罗网。天罗地网。2.张网捕(鸟):门可罗雀。3.招请;搜集:罗致。网罗。搜罗。4.陈列:罗列。星罗棋布。5.一种器具,在木框或竹框上张网状物,用来使细的粉末或流质漏下去,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:绢罗。铜丝罗。把面过一次罗。6.过罗:罗面。把面再罗一过儿。7.质地稀疏的丝织品:罗衣。罗扇。轻罗。绫罗绸缎。8.姓。9.用于商业,12打(144件)为1罗。[英gross]

敷:1.涂上;搽上。例:外敷药。2.展开;铺开:敷陈。敷设。3.够;足:入不敷出。

有:[yǒu]1.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2.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3.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4.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5.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6.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7.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8.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[yòu]古同“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
夫:[fū]1.丈夫(zhàng·fu):夫妻。夫妇。姐夫。姑夫。2.成年男子:匹夫。一夫守关,万夫莫开。3.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:渔夫。农夫。轿夫。4.旧时服劳役的人,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:夫役。拉夫。5.姓。[fú]1.指示代词。那;这:独不见夫螳螂乎?2.人称代词。他:使夫往而学焉。3.a)用在一句话的开始:夫战,勇气也。b)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:人定胜天,信夫。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罗敷有夫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。它出自汉乐府《陌上桑》,讲的是美女罗敷拒绝权贵调戏时强调“我已婚配”的故事。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女子名花有主,或者借指已婚状态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朋友聚会上有人想给单身同事介绍对象,当事人笑着说:“各位别费心了,我可是罗敷有夫的人啦。”这种表达既委婉又带点文雅,比直接说“我结婚了”更有趣味性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代社会婚恋自由,为什么还要用这种老派说法?”其实这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——它把具体场景浓缩成四个字,像“罗敷有夫”既传递了婚姻状态,又暗含了忠贞的态度。比如在电视剧里,女主角面对追求者坚定地说:“君知罗敷有夫,何必强求?”这种台词瞬间就能让观众明白人物关系和立场。

工作中也能用到这个成语。比如同事开玩笑说:“新来的实习生总找你请教问题,该不是有意思吧?”这时候可以半开玩笑地回答:“别闹了,罗敷有夫的故事听说过没?”既化解了尴尬,又表明了态度。这种用法比直接说“我有对象”更显情商,还顺便传播了传统文化。

不过在我看来,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发生变化。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倾向直接表达,像“我已婚”或者亮出婚戒反而更高效。但某些需要委婉的场合,比如拒绝客户越界邀约时,“罗敷有夫”式的表达既能守住底线又不伤和气。这种语言智慧,正是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的密码。

最后留个小思考:当“罗敷”不再需要强调“有夫”来保护自己,当婚姻状态不再是评价女性的主要标准,这个成语会不会有新的解读?或许未来某天,它会变成纯粹的文化符号,记录着某个时代特有的表达方式。就像现在年轻人说“名花有主”时,其实早就不局限于字面意思了。

罗敷有夫的造句

  1. 造句 既然王小姐已罗敷有夫了,我还能心存什么奢望呢!
  2. 造句 他们再次见面时,一个已是“使君有妇”,一个已是“罗敷有夫”了。
  3. 造句 对单身只身妹妹,我始终争取,对罗敷有夫,我从未抛却。
  4. 造句 他们再次见面时,一个已是“使君有妇”,一个是“罗敷有夫”了。
  5. 造句 为了小头丢了大头,这笔买卖划不来,再说游戏风尘虽无伤大雅,孙夫人却是罗敷有夫,若与她发生苟且,那就违背他的良知了。
  6. 造句 杨文轩性好渔色,除了留连于花街柳巷,他在青州还另有女人,也许是一个、也许是几个,也许是未嫁的名门闺秀、也许是罗敷有夫的闺中少妇。

"罗敷有夫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