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uó
  • qián
  • wǎ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uó qián jí wǎng

成语解释:用以指酷虐诬陷。

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四载》:“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,重用酷吏罗希奭、吉温,二人皆随林甫所欲深浅,锻炼成狱,无能自脱者,时人谓之‘罗钳吉网’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酷吏

繁体字形:羅鉗吉網

英文翻译:Gillnet

罗钳吉网的意思

罗:1.捕鸟的网:罗网。天罗地网。2.张网捕(鸟):门可罗雀。3.招请;搜集:罗致。网罗。搜罗。4.陈列:罗列。星罗棋布。5.一种器具,在木框或竹框上张网状物,用来使细的粉末或流质漏下去,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:绢罗。铜丝罗。把面过一次罗。6.过罗:罗面。把面再罗一过儿。7.质地稀疏的丝织品:罗衣。罗扇。轻罗。绫罗绸缎。8.姓。9.用于商业,12打(144件)为1罗。[英gross]

钳:1.夹东西的用具:老虎钳。2.夹住;约束:钳制。

吉:1.吉利;吉祥。与“凶”相对:逢凶化吉。2.吉林的简称。

网:1.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:一张网。渔网。结网。撒网。张网。2.像网的东西:发网。蜘蛛网。电网。3.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:上网。通信网。交通网。灌溉网。4.用网捕捉:网着了一条鱼。5.像网似的笼罩着:眼里网着红丝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罗钳吉网”这个成语,许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。它原意是指“像钳子夹住、渔网困住一样牢牢控制”,后来多用来形容用各种手段限制他人自由或强行施加压力的情况。比如职场上,有些管理者为了快速达成目标,可能会用“罗钳吉网”式的方法要求员工超时工作——这时候我们就能说:“这个项目推进的方式,简直像罗钳吉网一样让人喘不过气。”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高压手段真的有效吗?”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,短期的确能提升效率,但长期会透支团队热情。去年有个创业公司强制推行“996工作制”,最初三个月业绩增长40%,结果半年后核心员工集体离职,反而让公司陷入危机。这说明“罗钳吉网”就像紧箍咒,偶尔用用或许见效,持续施压反而会适得其反。

生活中这类现象其实无处不在。比如家长给孩子报满补习班,本意是“别输在起跑线”,实际却构成了学习的罗钳吉网。我邻居家的初中生每周要上7个培训班,最近在小区里碰到他,孩子背着大书包低头走路的样子,活像被网住的鱼儿。这种过度规划的教育方式,是否真的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呢?

值得思考的是,在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,我们是否需要重新理解“控制”与“引导”的边界。去年参与科技园区调研时,发现那些发展迅猛的企业有个共同点:他们会用明确的目标作为“罗”,用资源支持作为“吉网”,但留给团队足够的“游动空间”。这种张弛有度的管理智慧,或许比单纯施压更能激发创造力。

有个有趣的现象:当今年轻人越来越抗拒“罗钳吉网”式的关系。朋友公司最近推出的弹性工作制,允许员工自主选择办公时间和地点,结果离职率同比下降了25%。这让我想到,或许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“智能渔网”——既能兜住基本方向,又能根据情况自动调节松紧度。毕竟,真正持久的协作关系,建立在相互信任而非强制束缚之上。

站在个人视角,我认为应对“罗钳吉网”的关键在于保持清醒认知。当感觉被某种模式困住时,不妨像水草一样顺势摆动:既不完全对抗消耗能量,也不盲目顺从失去自我。就像那位带着团队突破技术瓶颈的工程师说的:“压力就像海水,死扛会窒息,学会借力就能浮出水面。”这种柔性的应对策略,或许才是破网而出的智慧所在。

"罗钳吉网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