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ún
  • kǒu
  • shuò
  • j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ún kǒu shuò jīn

成语解释:铄:熔化。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。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

成语出处:宋·李纲《谢亲笔札子》:“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,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谎言等

繁体字形:羣口鑠金

英文翻译:Qunkou Shengjin

群口铄金的意思

群:1.聚在一起的人或物:人群。鸡群。建筑群。成群结队。2.众多的人:超群。群言堂。群策群力。3.成群的:群峰。群居。群集。4.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:一群孩子。一群马。5.姓。
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
铄:1.熔化(金属):铄金。铄石流金(比喻炎热)。2.销毁。3.同“”。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成语评论

群口铄金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。比如在社交媒体上,一条未经核实的消息被成千上万人转发,哪怕内容漏洞百出,也可能被大众当作真相接受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因为当多数人重复同一个观点时,人的从众心理会削弱独立思考的能力,就像成语说的“众口一词,积非成是”。

举个职场中的例子:公司里突然传出“部门要裁员”的谣言,几个同事私下讨论后越说越像真的,最后连管理层都不得不出来辟谣。这时候,“群口铄金”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——即便事实尚未发生,集体的猜测和焦虑也能影响现实决策。这提醒我们,面对传言时更需要主动求证,而不是被情绪裹挟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难道多数人的观点一定是错的吗?”当然不是。但“群口铄金”强调的是“未经检验的共识”带来的风险。比如某个养生偏方在老年群体中口耳相传,声称能治百病,结果有人盲目尝试反而伤了身体。这种情况下,传统经验缺乏科学验证,却因为传播范围广而被当作真理,正是成语警示的典型场景。

我个人观察到,在短视频时代,这种现象被算法放大了。一条夸张的标题配上重复播放的画面,三天内就能让百万网友坚信某个错误结论。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像淘金者一样,从沙砾中筛出事实的颗粒——多问一句“证据在哪”,少说一句“大家都这么说”。

最后分享一个反向案例:某环保组织通过持续科普,让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。虽然最初只是少数人的坚持,但当“正确的共识”形成时,“群口铄金”也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。这说明成语本身并无褒贬,关键在于我们选择用这种力量传播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