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ún kōng jì běi
成语解释: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。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伯乐一过冀北之野,而马群遂空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定语;指善用人才
繁体字形:羣空冀北
英文翻译:Northern Hebei
群:1.聚在一起的人或物:人群。鸡群。建筑群。成群结队。2.众多的人:超群。群言堂。群策群力。3.成群的:群峰。群居。群集。4.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:一群孩子。一群马。5.姓。
空:[kōng]1.不包含什么,没有内容:空洞(a.没有内容的;b.物体内部的窟窿)。空泛。空话。空旷。空乏。空空如也。空前绝后。凭空(无根据)。真空(没有任何东西)。2.没有结果的,白白地:空跑了一趟。空口无凭。3.离开地面的,在地上面的地方:空军。空气。空投。空运。[kòng]1.使空,腾出来:空一个格。空出一间房来。2.闲着,没被利用的:空白。空地。空额。空房。空缺。3.亏欠:亏空。[kǒng]古同“孔”,洞。
冀:1.希望;希图:希冀。冀求。冀盼。冀其成功。2.河北的别称:冀中平原。3.姓。
北:[běi]1.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:北方。北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北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北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北国(指中国北部)。2.打了败仗往回逃:败北。[bèi]古同“背”,违背,违反。
“群空冀北”这个成语,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,但它背后藏着一个生动的故事。相传古代冀州北部盛产良马,如果连那里的马群都被挑空,说明有伯乐一次性选中了所有千里马。那么问题来了:这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?其实它是在说“优秀人才被集中发掘或选拔一空”的现象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某科技公司启动“天才计划”,结果全国顶尖的编程高手全被招入麾下。业内同行感叹:“这简直是群空冀北啊!”这里既夸赞了公司的眼光,也侧面反映出人才竞争激烈的现状。你看,成语用对了地方,连职场话题都能说得文绉绉的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社会人才流动这么快,这个典故还有现实意义吗?我倒觉得反而更贴切了。就像名牌大学的特招现场,教授们争抢状元时的场景,不正是现代版的“群空冀北”?区别只在于,古人相马,今人选人。
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别总盯着“被挑完”的结果。就像去年某中学创新班招生,落选家长抱怨“好苗子都被挑走了”,但校长说得实在:“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,关键要找到适合他们的伯乐。”这种积极解读,让古老智慧焕发了新意。
个人认为,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灵活运用。下次看到某个行业精英集体跳槽,或是体育俱乐部打包买入明星球员,不妨用“群空冀北”来形容,既准确又有文化味。毕竟在人才争夺战里,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既懂识人、更懂用人的“现代伯乐”。
话说回来,冀北的马群真会被挑空吗?我倒更愿意相信,只要草原足够丰美,总会有新的千里马成长起来。就像这个时代,机遇和挑战并存,真正的人才从不会“绝迹”,只是需要更多元的评价标准和更包容的成长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