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ǎo
  • néng
  • jiě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ǎo yù néng jiě

成语解释:老妪:老年妇女;解:解读;明白。老年妇女都听得懂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;浅显易懂。

成语出处:宋 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第一卷:“白乐天每作诗,问曰:‘解否?’妪曰:‘解’,则录之;不解,则易之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通俗易懂

繁体字形:老嫗能解

英文翻译:intelligible even to a senile woman

老妪能解的意思
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
妪:老年妇女的通称。

能:[néng]1.能力;才干:技能。能耐。无能之辈。2.能量的简称。3.有能力的:能人。能手。能者多劳。这几个人就数他能。4.a)“能”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,“会”表示学得某种本领。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“会”,恢复某种能力用“能”:小弟弟会走路了。他病好了,能下床了。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“能”,也可以用“会”:能写会算。达到某种效率,用“能”,不用“会”: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。b)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“能”,白话只用“会”:能诗善画。会英文。会象棋。c)跟“不…不”组成双重否定,“不能不”表示必须,“不会不”表示一定:你不能不来啊!。他不会不来的。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:他不能(会)不答应吧?d)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,用“能(够)”,不用“可(以)”:这雨能下长么?e)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,用“可”,不用“能”:我们是不可战胜的。[nài]1.同“”。2.姓。

解:[jiě]1.分开:解剖。瓦解。难解难分。2.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:解扣儿。解衣服。3.解除:解职。解渴。解乏。4.解释:解说。解答。注解。5.了解;明白:令人不解。通俗易解。6.解手:大解。小解。7.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,例如x+16=0,x=-16,-16就是x+16=0这个方程的解。8.演算方程式;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:解方程。[jiè]解送:押解。把犯人解到县里。[xiè]1.懂得;明白:解不开这个道理。2.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,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:跑马卖解。3.解池,湖名,在山西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为什么有些道理讲得再复杂,老太太一听却能明白?这大概就是“老妪能解”的精髓。比如白居易写诗后念给路边老人听,对方摇头就改,点头才定稿。这种“说人话”的智慧,今天还能用吗?

来看个例子:小区公告栏贴通知,物业用“优化资源配置”“提升空间利用率”描述垃圾桶位置调整,大妈们看得直皱眉。第二天换成“东门垃圾点挪到菜鸟驿站旁,走路省三分钟”,大家立马懂了。复杂术语像一堵墙,拆掉墙才能让信息真正流动。

有人问:简单化会不会显得不专业?其实恰恰相反。物理老师讲浮力定律,用“洗澡时感觉身体变轻”举例;医生解释高血压,比作“水管压力太大容易爆”。真正的高手能把专业知识翻译成生活语言,就像把深井水打上来浇灌菜地。

我在科技公司做产品手册时,主管总强调“用户可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”。有次写“双向数据同步”,改成“手机电脑能互相传文件”,客服咨询量直接降了40%。这让我明白:简洁不是简陋,是把复杂揉碎了重新捏成大家熟悉的形状。

下次遇到难懂的内容,试试“老太太检验法”:能不能用买菜、接孙子、跳广场舞的场景打比方?知识不该锁在象牙塔里,真正的好内容应该像蒲公英种子,轻轻一吹就能落地生根。

老妪能解的造句

  1. 造句 歌仔戏所以能流行,正是因为它通俗浅白,老妪能解。
  2. 造句 白居易的诗以老妪能解惟其特色,和主张用字的韩愈有很大的差別。
  3. 造句 居易急求人知,意陈于词,遂令老妪能解。
  4. 造句 这本书读起来浅白幽默,真可说是老妪能解。
  5. 造句 让优美的表演艺术能普及化,做到雅俗共赏,老妪能解,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。
  6. 造句 这位作家的文章平易近人,老妪能解,因此深受读者欢迎。
  7. 造句 他写的诗不故作深奥,贴近生活,真正是老妪能解。
  8. 造句 白居易的诗因为写得老妪能解,所以有着广大的读者。
  9. 造句 流行文化要求的是"通俗",做到老妪能解,所以才能吸引许多支持者。

"老妪能解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