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ǎo shí gē dā
成语解释:忠厚老实的人
成语出处: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五章:“也不要像你爹,一辈子是个老实疙瘩,受人欺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老实人
繁体字形:老實疙瘩
英文翻译:Honest pimple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实:1.内部完全填满,没有空隙:实心儿。把窟窿填实了。2.真实;实在(跟“虚”相对):实话。实心眼儿。实事求是。3.实际;事实:失实。名实相副。4.果实;种子:芡实(鸡头米)。开花结实。5.姓。
疙:[gē]〔疙瘩〕a.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病块,如“头上起了个疙瘩”;b.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,如“芥菜疙瘩”;c.不易解决的问题,如“思想疙瘩”;d.不通畅或不爽利,如“这篇作文中的语句很疙瘩”;e.量词,如“一疙瘩糕”;f.麻烦,别扭。均亦作“疙疸”(“瘩”、“疸”均读轻声)。[yì]痴呆的样子。
瘩:[da]见〔疙瘩〕[dá]〔瘩背〕中医称生在背部的痈。
“老实疙瘩”这个词儿,你听过吗?乍一听像是形容人“又老实又木讷”,但它的含义可不止字面这么简单。比如同事小王做事从不偷懒,但每次汇报工作只会闷头说“都完成了”,领导问细节他却支支吾吾。这时候组长笑着说:“小王真是个老实疙瘩,活儿干得扎实,就是嘴太笨!”这句话里既有认可又有无奈,完美诠释了这个词的微妙。
为什么用“疙瘩”形容老实人?其实这里藏着生活智慧。“疙瘩”原指皮肤上的小突起,既不像伤口严重,又让人感觉不舒服。用在人身上,既点出“过于实诚可能让人尴尬”的缺点,又暗示“本质无害”的特点。就像邻居张阿姨总爱当面说别人衣服显胖,虽然句句实话,却常惹得场面僵硬——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耿直,正是“老实疙瘩”的生动写照。
有人要问:现在社会还需要这样的老实人吗?看看菜市场那位从不缺斤短两的菜贩老李就知道了。他总把菜根掰干净才上秤,虽然少赚些钱,但二十年积攒的回头客让他的摊位永远排长队。这种“傻实在”反倒成了金字招牌,说明真诚终能穿越时间考验。
不过话说回来,做人太“疙瘩”也可能吃亏。朋友小陈帮同事背了三次黑锅,最后晋升时反而被说“缺乏主见”。这提醒我们:老实本分是美德,但也要学会适时表达。就像玉石需要雕琢,实诚的品质也需要智慧的加持,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既保持本真又不被忽视。
观察身边那些被称为“老实疙瘩”的人,会发现他们往往有颗赤子之心。单位看门大爷风雨无阻帮大家收快递,虽然从不说漂亮话,但某天他生病请假,整个办公楼才惊觉这份默默守护的可贵。这种不带功利心的付出,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反而显得格外珍贵。
最后想说的是,与其争论该不该当“老实疙瘩”,不如学会欣赏这种品质的可贵。它像未经打磨的璞玉,虽然不够圆滑,却保留着人性最本真的光芒。当我们遇见这样的“疙瘩”,不妨多些包容;若自己就是这样的性格,也不必强行改变——毕竟,世界需要不同色彩的人共同描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