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ǎo
  • lái
  • y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ǎo lái yǒu xǐ

成语解释:指老年有喜事

成语出处: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老年有喜事

繁体字形:老來有喜

英文翻译:Happy old age

老来有喜的意思
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
来: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10.姓。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
有:[yǒu]1.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2.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3.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4.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5.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6.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7.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8.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[yòu]古同“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
喜:1.快乐;高兴:狂喜。喜出望外。笑在脸上,喜在心里。2.可庆贺的;可庆贺的事:喜事。贺喜。报喜。3.称怀孕为“有喜”。4.爱好:好大喜功。喜新厌旧。5.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;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:喜光植物。海带喜荤,最好跟肉一起炖。6.姓。

成语评论

老来有喜”这个词,乍一听像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祝福语,但它背后藏着哪些生活智慧呢?举个例子:张爷爷退休后迷上了养花,原本冷清的阳台被他打理得姹紫嫣红,邻居都说这是“老来有喜”。这喜从何来?其实不单指物质收获,更是心态的返老还童。

有人可能会问:年过半百才找到人生乐趣,会不会太晚?李阿姨的故事给出了答案。她在社区大学报名学钢琴,起初连五线谱都认不全,三年后竟能在老年春晚登台独奏。“老来有喜”的妙处就在于,它打破了年龄与可能性的固有框架,就像春天的枯枝突然抽出新芽。

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“喜”的多样性。王伯伯把孙子教成了象棋高手算是家宅之喜,赵奶奶跟着短视频跳起广场舞算是个体之喜。我注意到,新时代的“老来有喜”正从传统的儿孙满堂,扩展到更广阔的精神世界,这或许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密不可分。

值得思考的是,“喜”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。看着公园里穿汉服拍照的银发奶奶,或是直播间里教方言的八旬爷爷,你会发现岁月沉淀的从容反而让这份喜悦更醇厚。就像陈年老酒,开封时散发的香气总比新酿更令人沉醉。

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定义“老来有喜”的尺度。它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,晨练时结识新朋友,学会用智能手机买菜,甚至是养了只通人性的橘猫,这些细碎的欢喜拼凑起来,照样能编织成晚霞般绚丽的风景。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专属的礼物盒,关键是要保持拆开包装的好奇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