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ǎo huáng lì
成语解释:比喻过时的老规矩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6章:“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,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老皇歷
英文翻译:Old imperial calendar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皇:1.传说中的上古帝王:三皇。2.皇帝;封建君主。3.大:皇皇巨著。4.古又同“遑”。5.古又同“惶”。
历:1.经历;经过:来历。历程。历时半年。身历其境。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历年。历代。历次。历届。3.遍;一个一个地:历访各校。历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4.姓。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历。阴历。农历。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历。挂历。天文历。
“老皇历”这个词儿,咱们平时聊天儿经常能听到。比如说,家里长辈劝你“别翻老皇历了”,到底啥意思?说白了,就是提醒人别总拿过去的经验套现在的事儿。举个例子:老王总念叨“当年我种地靠看天吃饭,现在年轻人用手机查天气,这不靠谱!”儿子反问:“爸,天气预报准了,咱家大棚湿度自动调,这不省事儿吗?”老王这种心态,就是典型的“翻老皇历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老经验难道完全没用?”当然不是。就像奶奶的腌菜配方传了三代,酸爽味儿始终地道。但要是非用柴火灶腌菜,嫌煤气灶温度不稳,这就没必要了。传统智慧要分场合——秘方是精华,工具该升级还得升级。这好比用毛笔写春联是文化传承,但平时记账用计算器也没毛病。
职场上“老皇历思维”更常见。市场部老张坚持“客户就得当面谈”,视频会议功能闲置半年。直到疫情封控,才被逼着试了次线上签约,结果发现效率翻倍。这事儿有意思:老办法不是不好,而是没跟上变化。就像穿布鞋舒服,但跑马拉松还得专业跑鞋。
依我看,对待“老皇历”得学吃火锅。铜锅炭火是情怀,电磁炉控温是科技,两者结合才吃得尽兴。社会进步就像叠盘子,旧盘子垫底儿,新盘子才能摞得稳。别把老经验当枷锁,要当登高的台阶——踩着它,看得更远,但脚步得继续往前迈。
下次听见人说“别翻老皇历”,别急着反驳。先琢磨这话里的两层意思:既肯定过去积攒的家底儿,又提醒别被旧框框困住。就像老园丁说的:“按节气播种是智慧,但要是死守农历不下大棚,咱这反季草莓还咋卖?”新旧融合的巧劲儿,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