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ǎo
  • cán
  • zuò
  • jiǎ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ǎo cán zuò jiǎn

成语解释:老蚕吐丝作茧,把自己包在里面。比喻自己束缚自己。
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石芝》:“老蚕作茧何时脱?梦想至人空激烈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自我束缚

繁体字形:老蠶作繭

英文翻译:toil for a living in one 's old age

老蚕作茧的意思
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
蚕:1.通常指家蚕。2.泛指某些能吐丝结茧的昆虫:柞蚕。蓖麻蚕。

作:[zuò]1.劳动;劳作:精耕细作。作息制度。2.起:振作。枪声大作。3.写作;作品:著作。佳作。4.假装:作态。装模作样。5.当作;作为:过期作废。6.进行某种活动:同不良倾向作斗争。自作自受。7.同“”。[zuō]作坊:小器作。

茧:1.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,通常是白色或黄色的。蚕茧是缫丝的原料。2.同“”。

成语评论

老蚕作茧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?其实它说的是一只老蚕不停地吐丝,最后把自己裹在茧里,比喻人因为自己的行为反而陷入困境。比如有人明明知道熬夜伤身体,却天天通宵刷手机,结果黑眼圈越来越重,白天精神恍惚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作茧自缚”吗?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老蚕非要把自己困住呢?其实这和人的惯性思维很像。我们习惯了某种模式,即使发现有问题,也会下意识重复。比如职场中的“经验主义者”,总用十年前的方法解决新问题,结果效率越来越低,反而抱怨环境变化太快。这种矛盾背后,恰恰是“作茧”思维的体现。

那要如何避免成为“老蚕”呢?关键在于打破思维定式。去年我遇到个设计师朋友,她坚持手绘十年,突然开始学AI制图工具。刚开始特别吃力,但三个月后竟然能用数字笔触模仿水墨效果,作品还拿了奖。这个例子说明:茧房不是铁笼子,主动敲开个缝,光就能照进来。

不过换个角度看,“作茧”真的全是坏事吗?我倒觉得有时候“茧”是成长的必经阶段。就像小孩学走路,刚开始必须扶着墙慢慢挪,等肌肉力量够了,自然就能放手奔跑。工作中的标准化流程、学习方法里的固定框架,这些“茧”在特定时期反而是保护伞。

问题的核心或许在于:我们是否清醒地知道自己正在“织茧”?有个有趣的实验发现,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在重复无效行为时,改变概率会提高60%。下次遇到卡壳的情况,不妨停下来问自己:我现在是像春蚕一样为蜕变蓄力,还是像老蚕那样困在过去的丝线里?想清楚这一点,选择权就回到自己手上了。

风吹过桑树林,老蚕的茧在枝头轻轻摇晃。它们的故事提醒我们:生命的智慧不在于永远不犯错,而在于觉察束缚的瞬间,还能保有破茧而出的勇气。当阳光穿透薄茧照在翅膀上,你会发现,那些曾缠绕自己的丝线,也能变成飞向新天地的阶梯。

"老蚕作茧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