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ǎo jì sī fēng
成语解释:嘶:马叫。马老了但雄风犹在,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
成语出处:《光明日报》1980.8.18:“‘老骥嘶风,英心不退’,年富力强的青、壮、少年又当如何!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老年人
繁体字形:老驥嘶風
英文翻译:Old Jisi wind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骥:1.好马:按图索骥。2.比喻贤能。
嘶:1.马叫:人喊马嘶。2.声音沙哑:声嘶力竭。3.鸟虫叫:雁嘶。蝉嘶。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“老骥嘶风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背后的故事却充满力量。举个例子,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,明明可以安享晚年,却坚持每天研究新课题,还带着学生做实验。有人问他图什么,他笑着回答:“我这匹老马啊,就爱迎着风跑两步,心里才踏实。”你看,这就是典型的“老骥嘶风”——人虽上了年纪,依然保持冲劲。
有人可能会问:年纪大了还折腾,真的有意义吗?其实关键在于心态。隔壁小区的张阿姨,六十岁才开始学编程,现在竟然开发了一款帮助老年人预约挂号的小程序。她说:“年轻时没条件学,现在有机会了,干嘛给自己设限?”这种不服老的精神,不正是“老骥嘶风”的现代写照吗?
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打动人心?或许因为它打破了“年龄等于能力衰退”的刻板印象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位登山爱好者王叔,六十五岁那年成功登顶玉珠峰。他总说:“山不会因为我的皱纹变矮,我的目标也不会因为白发减少半分。”这种生命力的迸发,比任何励志口号都来得真切。
换个角度看,现代社会给“老骥”们提供了更多“嘶风”的机会。在线教育平台上有七旬老人开书法直播课,短视频里八十岁的奶奶分享健身经验。年龄不再是牢笼,反而成了独特的个人品牌。用我爷爷的话说:“每个年纪都有专属赛道,关键是你敢不敢起跑。”
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“老”的定义。它不是终点前的倒计时,而是经验值的累积进度条。那些依然在追梦的银发族,用行动证明:生命的精彩程度,从来不由身份证上的数字决定。就像老树发新芽,只要根系够深,总能找到向上生长的缝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