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ēng dāng wèn nú
成语解释: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
繁体字形:畊當問奴
英文翻译:learn from experts
耕:用犁翻地松土:耕田。机耕。
当:[dāng]1.担任:他当组长。2.承担:敢作敢当。3.主持:当家。4.相称:旗鼓相当(比喻实力相等)。5.应该:理当如此。6.介词。1.组成时间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:当我到家时,他已经走了。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,他回来了。2.组成处所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:当众出丑。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。7.阻挡:人民军队,锐不可当。8.拟声词。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:丁丁当当。9.抵得上;等于:一以当十。[dàng]1.合适:处理得当。3.以为:我当你走了。4.当作:别把我当客人看待。5.指事情发生的(时间):当年。6.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:把金表拿去当了。7.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:赎当。
问:1.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事处。不懂就问。答非所问。2.为表示关切而询问;慰问:问好。问候。3.审讯;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首恶必办,胁从不问。4.管;干预:过问。不闻不问。5.向(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):我问他借两本书。6.姓。
奴:1.旧社会中受压迫、剥削、役使而没有人身自由等政治权利的人(跟“主”相对):奴隶。农奴。2.青年女子的自称(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3.像对待奴隶一样地(蹂躏、使用):奴役。
“耕当问奴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,但它其实藏着朴素的生活智慧。字面意思是“种田的事要问奴隶”,因为古代从事农业劳动的奴隶最熟悉耕作技巧。放到今天,可以理解为:遇到专业领域的问题,要找有实际经验的人请教。
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装修房子时,设计师的方案再漂亮,也得听听水电师傅的意见。有一次朋友装修,坚持要在承重墙上开个大洞,结果被装修队的老工人及时劝阻。工人用最简单的比喻解释:“这墙就像房子的脊椎骨,打断了整栋楼都可能晃。”你看,这时候“问奴”不仅省了钱,甚至可能保命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,自己查资料不行吗?确实,搜索引擎能提供海量信息,但专业判断力就像老农看天气——常年积累的经验,不是看几个网页就能替代的。就像去年邻居种多肉植物,按网红教程每天浇水,结果全烂根了。后来请教花卉市场的大爷才知道:“多肉的故乡在沙漠,人家一个月喝一次水就够了。”
在职场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。新人写代码遇到瓶颈时,与其在文档库里埋头苦找,不如直接请教团队里的“技术大牛”。他们往往能指出文档里没写的“实战秘籍”,比如某个函数在特定系统版本会出bug,或者哪个调试工具更顺手。这种经验传承,就像老农民知道哪块地适合种红薯,哪块地必须轮作休耕。
不过要注意,“问奴”不等于盲目听从。就像现代农业既需要老农的经验,也需要结合土壤检测仪的数据。去年帮老家选购收割机时,既请教了种地三十年的叔叔,也拉着农机站的工程师反复比对参数。最终选中的机型,既符合田地实际情况,又有智能监测功能,收割效率比往年提高了40%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耕当问奴”更像是一种思维过滤器。它提醒我们:面对复杂问题时,既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,也要懂得识别真正的“领域主人”。就像想吃正宗牛肉面,就该去巷子里找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店,而不是照着美食博主的打卡清单盲目排队。
下次遇到棘手难题时,不妨先停下来想想:这个问题真正的“耕作人”是谁?可能是车间老师傅,可能是菜场摊主,也可能是小区里养花多年的阿姨。找到他们,往往比查十篇论文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