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òu lín jiǔ chí
成语解释:指酒肉极多。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裕宗传》:“古有肉林酒池,尔欲吾效之耶!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
繁体字形:肉林酒池
英文翻译:Meat forest wine pool
肉:1.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。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。2.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:枣肉。冬瓜肉厚。3.不脆;不酥:肉瓤儿西瓜。4.性子慢,动作迟缓:肉脾气。那个人太肉,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。
林:1.成片的树木或竹子:森林。竹林。2.林业: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。3.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民族之林。碑林。
酒:1.用粮食、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,如葡萄酒、白酒等。2.(Jiǔ)姓。
池:1.池塘:游泳池。养鱼池。盐池。2.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:花池。乐(yuè)池。3.旧时指剧场正厅的前部:池座。4.护城河:城池。5.姓。
“肉林酒池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夸张,但它背后藏着什么故事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一种极度奢侈的生活状态——肉堆成树林,酒灌满池塘,用来比喻挥霍无度的享乐。比如有人可能会说:“那个富豪的生日宴会上,海鲜堆成山,香槟倒进泳池,简直是现代版的肉林酒池。”这个例子是不是一下子让画面感变强了?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成语现在还有用吗?”其实它更像一面镜子。比如描述某公司年会铺张浪费,员工吐槽“预算全花在酒水和自助餐上,搞得像肉林酒池”,这就把成语和现实问题巧妙挂钩了。既保留了传统色彩,又让批评显得更生动。
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“度”的重要性。记得有次参加朋友聚会,他准备了二十人份的火锅食材,结果只来了五个人。大家边收拾剩菜边开玩笑:“你这是要搞家庭版肉林酒池啊!”你看,连日常小事都能用它来调侃过度准备的问题。
更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虚构场景里。比如小说里写反派角色:“他的地下宫殿中,烤全羊挂在金架上,葡萄酒从大理石喷泉涌出,俨然是精心设计的肉林酒池。”这种描写既点明人物性格,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。
或许有人困惑:“古人创造这个词是为了批判,现在物质丰富了,享受生活有错吗?”关键在于平衡。就像有人周末偶尔吃顿大餐是享受,但若顿顿龙虾配茅台,可能就真成了“肉林酒池”。成语的价值,在于它像红绿灯一样提醒我们:可以前行,但别闯红灯。
下次看到商场促销时堆积如山的商品,或是短视频里博主的“大胃王挑战”,或许你会心一笑:“这不就是另一种肉林酒池吗?”它早已跳脱出历史场景,成为我们观察现代生活的有趣视角。
说到底,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——它用最直白的画面传递智慧。就像长辈常说的“别把好日子过成流水席”,肉林酒池的故事,其实在教每代人同一件事:丰盛可以,但别让欲望淹没了清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