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 wú wán fū

成语解释: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。形容遍体都是伤。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,或被批评、责骂得很厉害

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李健及传》:“健及少遇祸乱,久从战阵,矢石所中,肌无完肤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被打或驳斥等

繁体字形:肌無完膚

英文翻译:No skin

肌无完肤的意思

肌:肌肉,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。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而成。分横纹肌、平滑肌和心肌三种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完:1.全;完整:完好。体无完肤。覆巢无完卵。2.消耗尽;没有剩的:煤烧完了。信纸完了。3.完结:事情做完了。鱼离开水,生命就完了。4.完成:完工。完婚。这项工程什么时候才能完?5.交纳(赋税):完粮。完税。6.姓。

肤:1.皮肤:切肤之痛。体无完肤。2.表面的;浮浅:肤浅。肤泛。

成语评论

肌无完肤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原本形容人受伤严重,皮肤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。比如:“车祸后他浑身是血,几乎肌无完肤。”不过现在更多用来比喻被批评得体无完肤的状态,比如:“这份方案在评审会上被专家挑错挑到肌无完肤。”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“皮肤”来比喻批评呢?其实这和成语的演化有关。古人用身体受伤的惨状,类比思想或作品被彻底否定的状态。比如职场新人小王就经历过:“第一次做汇报时,领导把我的市场分析批得肌无完肤,连PPT配色都被吐槽。”这种表达比单纯说“严厉批评”更有画面感。

这个成语适合什么场合用呢?我发现它特别适合描述需要强调“全面否定”的场景。比如自媒体文章里写:“某明星的穿搭造型被时尚博主从帽子到鞋子扒得肌无完肤”,就比说“遭到很多批评”更生动。但要注意避免用在真实的身体伤害报道中,否则会显得不合时宜。

个人觉得,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,“肌无完肤”式的批评越来越常见。比如短视频评论区经常能看到:“这个科普视频被网友扒出三处数据错误,评论区已经吵得肌无完肤。”虽然这种表达很形象,但也要警惕过度使用导致语言暴力——毕竟没有人或作品能真正做到完美无缺。

最后考考大家:如果同事说“我的方案被客户改得肌无完肤”,他真正的意思是什么?其实这是职场常见说法,不是说身体受伤,而是指方案被反复修改到面目全非的状态。下次听到类似表达,可别误会人家真的受伤了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