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èi
  • chéng
  • zh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èi chéng yī zhàn

成语解释:背:背向。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。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。

成语出处:晋 习凿齿《汉晋春秋》:“若理穷力屈,祸败必及,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,同死社稷,以见先帝可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与敌人作最后的决战

繁体字形:背城一戰

英文翻译:fight to the death

背城一战的意思
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
城:1.城墙:城外。万里长城。2.城墙以内的地方:城区。东城。3.城市(跟“乡”相对):山城。进城。满城风雨。连下数城。城乡物资交流。
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战:1.战争;战斗:宣战。停战。持久战。商战。2.进行战争或战斗:战胜。百战百胜。愈战愈勇。3.姓。4.发抖:寒战。打战。胆战心惊。

成语评论

大伙儿听说过“背城一战”这成语不?说白了就是退到城墙边儿打最后一仗,形容被逼到绝境时拼死一搏。比如老张创业失败三次,这回把房子抵押搞新项目,同事都说他这是“背城一战”,要么翻身上岸,要么彻底玩儿完。

有朋友可能要问:“这和破釜沉舟有啥区别呀?”你别说,这俩确实像双胞胎。破釜沉舟是主动断后路,背城一战更多是被形势逼出来的。好比打游戏时,主动卖掉装备买药水叫破釜沉舟,被怪物围在墙角不得不开大招才叫背城一战

现在职场上这种事儿真不少见。隔壁部门小王,上月被竞争对手挖走整个团队,愣是带着俩实习生通宵改方案,最后竞标居然赢了。这活生生的例子说明啊,人被逼到墙角时爆发的潜力,有时候自己都想不到!

不过咱得唠句实在话——背城一战听着热血,实际操作可得带脑子。去年我表姐开奶茶店,疫情下非要借钱搞装修,结果现在还在还债呢。所以关键得看有没有翻盘的实际可能性,不能光靠“搏一搏单车变摩托”的心态。

话说回来,这种拼到底的精神确实值得佩服。就像马拉松最后三公里,明明腿都抬不动了,但看着终点线就在前头,咬碎牙也得冲过去。这种时候啊,胜负反倒成了次要的,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才是真金白银。

最近看新闻,某国产手机品牌被芯片断供后,硬是自研出新技术。这不就是现代商战的背城一战吗?要我说啊,人生总得有那么几次豁出去的勇气,但更得学会在绝境中找新出路,毕竟城墙后面没准儿还藏着条暗道呢。

背城一战的造句

  1. 造句 子夜要做的,只是背城一战,只死不生。
  2. 造句 贼率其众十余万背城一战,阻河列阵,亘二十余里。
  3. 造句 而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,但刘禅不同意,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。
  4. 造句 文天祥、张世杰请皇室转移海上避难,由他们领兵背城一战,但陈宜中不许。
  5. 造句 这时唯有一鼓作气,出城与金兵背城一战,置死地而后生,方可取胜。
  6. 造句 国佐声称,若不同意和,那就只有再背城一战了。
  7. 造句 若理穷力屈,祸败将及,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,同死社稷,以见先帝可也,奈何降乎!
  8. 造句 杨玄挺军追到洛阳城北门,樊子盖还想背城一战,隋兵恨他心狠手辣,一起哗变,樊子盖没法,只得率十余骑逃入城,其他隋兵全部投归杨军。
  9. 造句 若势穷力极,祸败将及,便当父子君臣,背城一战,同死社稷,以见先帝可也,奈何降乎?
  10. 造句 如果势穷力屈,祸败必及,便当父子君臣,背城一战,同死社稷,方好见先帝于地下!奈何遽欲出降呢?

"背城一战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