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èi shān qǐ lóu
成语解释:靠山建造楼房。比喻使人扫兴的事。
成语出处:唐 李商隐《杂纂》上卷:“杀风景:花下晒裈,背山起楼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紧缩式;作补语、定语;指破坏风景
繁体字形:背山起樓
英文翻译:Rise from behind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起:1.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:起来。起立。起床。早睡早起。2.离开原来的位置:起身。起飞。3.物体由下往上升:皮球不起了。4.长出(疱、疙瘩、痱子):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。5.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:起货。起钉子。6.发生:起风了。起疑心。起作用。7.发动;兴起:起兵。起事。8.拟写:起稿子。起草。9.建立:起伙。起会。白手起家。平地起高楼。10.姓。11.件;次: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。防止了一起事故。12.群;批:外面进来一起人。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:乐队奏起迎宾曲。会场响起热烈掌声。14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:他多次问起过你。想起一件事。
楼:1.楼房:大楼。教学楼。高楼大厦。一座楼。2.楼房的一层:一楼(平地的一层)。一口气爬上十楼。3.(楼儿)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:城楼。箭楼。钟楼。4.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:茶楼。酒楼。银楼。5.姓。
哎哟喂,这"背山起楼"的成语可有点意思啊!咱先举个栗子:小王非要在自家四合院里装个巨型旋转楼梯,结果把雕花窗全挡住了,这不就是典型的背山起楼嘛?好好的古建筑基础,硬生生被不搭调的设计破坏了。
这时候你肯定要问:这成语到底想说啥呢?说白了就是批评"在好基础上干糟心事儿"的行为。就像你买了块顶级和牛,结果拿来做麻辣烫底料——不是说麻辣烫不好,但这么整真浪费食材啊!
咱再唠个现实点的例子。去年咱小区改造,原本说要保留三十年的老槐树,结果施工队直接把水泥墩子怼树根上了。现在树叶子黄得跟油炸薯片似的,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背山起楼嘛?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早就提醒过咱们:别仗着有基础就胡来!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,现代社会这种操作还真不少见。有些景区非要搞什么玻璃栈道,把天然石壁凿得跟蜂窝煤似的。要我说啊,创新可以有,但得讲究个"顺水推舟"。就像做菜讲究食材搭配,总不能往佛跳墙里加巧克力吧?
其实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是在教咱们要懂得知止。就像我老家二叔说的:"盖房子得看地基,过日子得看底子。"现在有些网红景点改造项目,动不动就要"颠覆传统",结果整得四不像,游客来了直摇头。这种时候就该想想,咱到底是来锦上添花的,还是来画蛇添足的?
说到底啊,背山起楼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:别光顾着显摆新花样,得学会跟已有的好东西和平共处。就像现在流行的国潮设计,不都是老元素新玩法吗?关键得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,让老树发新芽,而不是直接给老树套个塑料壳子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