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èi
  • huì
  • shí
  • y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èi huì shí yán

成语解释:指忘恩失信。

成语出处:《周书 杨荐传》:“荐至蠕蠕,责其背惠食言,并论结婚之意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忘恩

繁体字形:背僡食言

英文翻译:Back to back

背惠食言的意思
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
惠:1.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;恩惠:小恩小惠。施惠于人。受惠无穷。2.给人好处:平等互惠。3.敬辞,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:惠临。惠顾。惠存。4.又同“”。
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哎,说到“背惠食言”这成语,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是:“啥意思啊?字面都认识,合起来就懵了。” 说白了,它就是形容那种得了好处还翻脸不认账的行为,比如你帮朋友一个大忙,结果对方转头就把你的秘密卖了,这可不就是典型的“背惠食言”嘛!

举个栗子啊,老张和小李合伙开餐馆,老张出钱又出力,结果生意刚有起色,小李就偷偷把秘方卖给竞争对手,还反过来指责老张管理不善。你说气不气人?这时候就能用“背惠食言”来形容小李——得了老张的恩惠,却用谎言捅刀子。

可能有小伙伴要问:“那这成语和‘忘恩负义’有啥区别?” 哎,问得好!其实两者挺像的,但“背惠食言”更强调“违背承诺”这个动作。比如公司老板答应给员工分红,结果赚了钱却装傻充愣,这就是既背弃恩惠(员工的付出),又吞掉自己说过的话,双倍扎心啊!

再比如历史故事里,战国时期燕昭王重用乐毅伐齐,结果他儿子继位后听信谗言,撤了乐毅的职。这不就是典型的“背惠食言”?前人栽树后人砍树,诚信的链条一断,团队可就散架咯!

要我说啊,现代社会虽然不用竹简刻字立约了,但“背惠食言”的危害反而更大了。毕竟现在信息传播快,谁要敢玩这手,分分钟被挂上热搜。所以说,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,咱都得记住老祖宗的智慧——吃水不忘挖井人,说话得算话,这才是混江湖的长久之道!

最后插句实在话:信任就像玻璃杯,摔碎了再粘回去,裂缝永远在。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从一开始就别做那个“背惠食言”的人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"背惠食言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