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èi dào ér chí
成语解释:背:背向;道:道路;方向;驰:奔跑。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。比喻彼此方向不同;目的完全相反。
成语出处:唐 柳宗元《〈杨评事文集〉后序》:“其余各探一隅,相与背驰于道者,其去弥远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越跑越远,永远达不到目的
繁体字形:背道而馳
英文翻译:draw further apart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驰:1.(车马等,使车马等)跑得很快:奔驰。驰逐。飞驰。风驰电掣。2.传播:驰名。3.(心神)向往:神驰。驰想。
哎,说到“背道而驰”这成语,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。比如小明和小红约好周末去爬山,结果小明出门直接往地铁站冲,小红却掉头往公交站走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各走各的路,方向完全反”吗?你品,你细品,是不是有种“目标一致但行动相反”的味儿?
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了:“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核心意思啊?”说白了,它就像两辆车明明要去同一个地方,却一个往东、一个往西,使劲儿越跑越远。关键点在于“行为和目标的矛盾”,就像老板说要节约成本,结果部门疯狂买新设备,你说这操作是不是有点迷?
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。比如老张天天喊着要养生,结果凌晨三点还在刷手机配烧烤啤酒。我寻思啊,这种“嘴上说健康,身体很诚实”的状态,简直把“背道而驰”演绎得活灵活现。你说是不是挺多人都中过这招?
不过这里有个有趣的思考点:背道而驰一定是坏事吗?比方说,有人反对主流观点搞创新,虽然看起来像“反方向操作”,最后却开辟了新赛道。这种时候啊,我倒觉得“方向相反”反而可能是破局的关键——当然,前提是心里得真有谱儿!
最后唠点实在的。咱平时用这成语的时候,重点得抓住“动机和结果的对冲感”。就像网购时为了省钱参加满减,结果凑单多花五百块,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操作,可不就是当代版“背道而驰”的最佳注解嘛?你懂的,生活处处是素材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