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ú zhī chě yè
成语解释:亦作“胡支扯叶”。东拉西扯,不着边际。
成语出处: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七回:“瓶儿道:‘你这老货偏有这些胡枝扯叶的。你明日不来,我和你答话。’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等
繁体字形:胡枝撦葉
英文翻译:ridiculous
胡:1.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2.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3.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4.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5.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6.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胡。”7.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8.姓。
枝:[zhī]1.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:树枝。枝干(gàn)。竹枝。节外生枝。枝柯。枝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2.量词,指杆形的:一枝铅笔。3.古同“支”,支持,分支。[qí]古同“歧”,岔。
扯:1.拉:拉扯。没等他说完扯着他就走。扯开嗓子喊。2.撕;撕下:扯五尺布。把墙上的旧广告扯下来。3.漫无边际地闲谈:闲扯。东拉西扯。
叶:[yè]1.叶子,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:树叶。复叶。2.某些像叶子的薄片:铜叶。扇叶。3.同“页”。4.较长时期的某一段:20世纪中叶。[xié]和洽。常指声音的调谐:叶声。叶韵。
“胡枝扯叶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,但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。比如有人问你:“昨天开会老板说的重点是什么?”你回答:“他东拉西扯半天,一会儿说市场行情,一会儿聊自己旅游见闻,最后五分钟才提到项目预算。”这不就是典型的“胡枝扯叶”吗?明明要讲正事,偏要绕十八个弯。
为什么有人爱用这招? 我观察过办公室里的老王,每次汇报工作都要从三年前的行业趋势开始铺垫。后来发现他不是故意跑题,而是想用大量细节掩盖准备不足。就像学生写作文凑字数,把“春天来了”扩展成五百字风景描写,核心观点反倒被挤到角落。
有次朋友找我诉苦:“相亲对象聊了俩小时,从宠物绝育讲到火星移民计划,就是不说自己做什么工作。”我立刻想到这个成语——枝叶太茂密,反而找不到主干。这提醒我们:无论是职场沟通还是日常聊天,抓准核心信息才能避免成为“话题风筝”。
怎么判断是不是在胡枝扯叶? 有个简单测试:听完一段话后试着用十个字概括。如果对方说“你这个总结漏了很多重要内容”,大概率是故意绕圈子。就像网购时商品详情页写满品牌历史却不说面料成分,这时候就该提高警惕。
我倒觉得这个成语在特定场合能派上用场。比如拒绝推销电话时,故意把话题扯到天气养生,既不失礼貌又能快速结束对话。语言就像工具箱,关键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用螺丝刀,什么时候该用榔头。
下次遇到绕弯子的人,不妨笑着问:“咱们要不要拿把剪刀,把这些枝枝叶叶修一修?”既点出了问题,又不会让对方下不来台。毕竟,高效沟通不是要砍掉所有细节,而是让主干长得更挺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