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ú shuō bā dào
成语解释:指没有根据;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。也作“胡说乱道”。
成语出处:宋 宗杲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:“手指东画西,口中乱说乱道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说话没根据
繁体字形:胡説八道
英文翻译:nonsense
胡:1.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2.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3.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4.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5.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6.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胡。”7.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8.姓。
说:[shuō]1.用话来表达意思:我不会唱歌,只说了个笑话。2.解释:一说就明白。3.言论;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有此一说。4.责备;批评:挨说了。爸爸说了他几句。5.指说合;介绍:说婆家。6.意思上指:他这番话是说谁呢?[yuè]同“悦”。[shuì]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:游说。
八:1.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“胡说八道”这词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,但你真的知道它该咋用吗?比如有人突然冒出一句:“我昨天用火箭筒煮泡面,结果火星溅到月球上了!”这时候咱们能说:“你这纯粹是胡说八道!”可要是邻居大爷说“最近菜价涨得比股票还快”,这算不算胡说八道呢?其实关键要看有没有歪曲事实的故意。
为啥总有人爱说些不着调的话?可能和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有关。前两天在小区门口听见俩大妈聊天:“听说吃大蒜能防外星人入侵!”这种明显违背常识的说法,倒是给生活平添了几分黑色幽默。不过咱们得留个心眼——别让这种瞎扯淡影响正经判断。
有个有意思的现象:越是正经场合,胡说八道越容易露馅。就像公司开会时,要是哪个同事突然来句“咱们这个季度的KPI得靠养企鹅来完成”,估计全场都得憋笑憋出内伤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适当的夸张比喻在创意行业倒是能活跃气氛,关键得看场合和分寸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个问题:胡说八道和艺术创作有啥区别?去年参观现代艺术展,有件作品叫《会飞的洗衣机》,虽然看着离谱,但人家明摆着就是表达概念。这种有意识的创作,和那些纯粹瞎掰的谣言根本不是一码事。说到底,意图和语境才是分水岭。
有朋友问:“要是把胡说八道用到作文里能加分吗?”去年帮表弟改作文,他写“书包像脱缰野马般飞出教室”,虽然夸张但画面感十足。这种带着想象力的表达,可比干巴巴的“书包掉地上了”生动多了。可见语言工具本身没毛病,关键看怎么用、为啥用。
现在网上流行各种梗,像“量子波动速读”“反向养生法”这些,乍听都是胡说八道,但细想背后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焦虑。我倒觉得,与其较真儿批判,不如把这些当作观察社会的放大镜。毕竟能引发讨论的荒谬,总比无人问津的真实更有研究价值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语言就像调料,该正经时别乱加,该放松时别较真。下回再听见离谱的说法,不妨先问句“您这是正经话还是开玩笑呢?”,保准比直接怼人“胡说八道”更管用。生活嘛,有时候糊涂点反而看得更明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