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ū jīn huó luò
成语解释:舒展筋骨,活血脉,使经络畅通
成语出处: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11回:“这风葫芦可舒筋活络,启沃童心,偶尔玩习之,有百利而无一弊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医学
繁体字形:舒筋活络
英文翻译:Relax the muscles and activate the collaterals
舒:1.伸展;宽解(拘束或憋闷状态):舒眉展眼。舒经活血。舒了一口气。2.缓慢;从容:舒徐(缓慢)。舒缓。3.姓。
筋:1.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:筋骨。2.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:青筋。3.肌肉的旧称。4.像筋的东西:叶筋。钢筋。
活:1.生存;有生命(跟“死”相对):活人。活到老,学到老。鱼在水里才能活。2.在活的状态下:活捉。3.维持生命;救活:养家活口。活人一命。4.活动;灵活:活水。活结。活页。活塞。5.生动活泼;不死板:活气。活跃。这一段描写得很活。6.真正;简直:活现。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。7.工作(一般指体力劳动的,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):细活。重活。庄稼活。干活儿。8.产品;制成品:出活儿。箱子上配着铜活。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。
络:[luò]1.网状的东西:橘络。丝瓜络。网络。2.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旁支或小支:经络。3.用网状物兜住:头上络着一个发网。4.缠绕:络纱。络丝。络线。树身被藤蔓络住。5.姓。[lào]—
说到“舒筋活络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医推拿或运动后的放松动作。比如:“他每天打太极拳,动作舒展如行云流水,真是活络筋骨的好方法。” 这里的“活络筋骨”不仅描述身体状态,更暗含了“让身体恢复活力”的深层含义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舒筋活络到底有什么用呢?” 其实这就像给生锈的自行车链条上油——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的人,肩膀僵硬得像块铁板,这时候做个扩胸运动,就像链条重新转动起来,全身气血都跟着畅通了。
我观察到,现代人常把“舒筋活络”局限在物理层面。比如同事老张总说:“我这脖子得找人捏捏才能活络开。” 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生活状态。就像小区里退休的王阿姨,每天参加合唱团、跳广场舞,整个人精神焕发,这不正是“给生活舒筋活络”的生动例子吗?
为什么这个概念经久不衰?试想:办公室白领对着电脑三小时不动,突然站起来伸懒腰时,是不是会不自觉地发出“啊,终于活过来了”的感叹?这种本能反应恰恰说明,身体机能的顺畅运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。就像古人说的“流水不腐”,生命在于流动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健身房里的拉伸区永远人气爆棚。年轻人们边压腿边聊天,有位教练说过金句:“你们现在流的汗,都是在给未来的自己存健康本钱。” 这种将短期行动与长期效益挂钩的说法,恰好印证了“舒筋活络”背后的预防医学智慧。
在我看来,这个概念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主动性。不需要等到腰酸背痛才行动,就像每天给绿植浇水那样,定时给身体做做“保养”。周末去爬山时,看着满山的游客在石阶上灵活穿梭,忽然明白:保持身体灵活,本质上是对生命活力的温柔守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