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áng qín zé mù
成语解释:比喻贤者择主而事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十一年》:“鸟则择木,木岂能择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宾语;比喻贤者择主而事
繁体字形:良禽擇木
英文翻译:choose a master to serve
良:1.好:优良。良好。善良。良药。消化不良。2.善良的人:除暴安良。3.很:良久。用心良苦。获益良多。4.姓。
禽:1.鸟类:家禽。飞禽。2.古代是鸟兽的统称:五禽(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)戏。3.古又同“擒”。
择:[zé]1.挑选:选择。择善而从。饥不择食。两者任择其一。2.姓。[zhái]1.义同“择”(zé):择菜(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,留下可以吃的部分)。2.分解并理清(混乱的线、绳等):费了半天劲,才把那团乱毛线择开。
木:1.树木:伐木。果木。独木不成林。2.木头:枣木。榆木。檀香木。3.棺材:棺木。行将就木。4.质朴:木讷。5.反应迟钝:木然。木头木脑。他反应有点木。6.麻木:两脚冻木了。舌头木了,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。7.姓。
“良禽择木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到底想说什么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:小张原本在一家加班成风、管理混乱的公司工作,每天身心俱疲;后来他跳槽到一家重视员工成长的企业,不仅升了职,还找回了工作热情。这不就是“聪明的鸟选对了树”的现实版吗?
有人可能会问:“难道能力不重要吗?光选对地方就行?”其实这个成语的重点恰恰在于“选择与能力的平衡”。就像一位手艺精湛的木匠,如果总在漏雨的工棚里干活,工具不全、材料低劣,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发挥。所谓“择木”,本质是为自身优势匹配更合适的施展空间。
这个道理在职场之外同样适用。去年我朋友给孩子选幼儿园,没有盲目追求名校,而是观察哪个园所的老师更有耐心、活动空间更大。结果孩子从抗拒上学变成了每天主动背起小书包——环境对了,成长自然发生。这让我想到:人生很多事就像种花,品种固然重要,但土壤和阳光才是决定能否绽放的关键。
不过有个误区要警惕:别把“择木”等同于“频繁跳槽”。古人说“良禽择木而栖”,后面还有半句“贤臣择主而事”,重点在于“择”的质量而非次数。就像种树不能总挪动树苗,找到养分充足的土壤后,更需要扎根生长。毕竟再好的平台,也需要持续耕耘才能结出果实。
现代社会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选择权,这是幸运也是挑战。当面对职业转型、城市迁移甚至人际关系的变化时,不妨记住:选择不是投机,而是认清自身特质后的主动匹配。就像候鸟不会随便停留,但一旦找到适宜的气候,就会展开翅膀全力飞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