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é
  • zhōng
  • zhǎng
  • jié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é zhōng zhǎng jié

成语解释:节:竹节。枝节中又长出枝杈。比喻在已有的情节中又生出新的情节

成语出处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格局》:“十出以后,皆是枝外生枝,节中长节,如遇行路之人,非止不问姓字,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意料之外的事

繁体字形:節中長節

英文翻译:Middle and long nodes

节中长节的意思

节:[jié]1.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:竹节。关节。2.段落:章节。3.量词。表示分段的物体:两节烟筒。4.节日;时令:国庆节。清明节。5.事项:礼节。细节。6.限制;俭省:节制。开源节流。7.删略:节本。节录。8.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9.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:持节。10.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。每小时航行1海里(约合1.852千米)称为1节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。[jiē]〔节骨眼儿〕〈方〉比喻紧要的、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。骨(gu)。

中:[zhōng]1.方位词。跟四周的距离相等;中心:中央。华中。居中。2.指中国:中文。古今中外。3.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:家中。水中。山中。心中。队伍中。4.位置在两端之间的:中指。中锋。中年。中秋。中途。5.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农。中学。中型。中等。6.不偏不倚:中庸。适中。7.中人:作中。8.适于;合于:中用。中看。中听。9.成;行;好:中不中?。这办法中。饭这就中了。10.姓。[zhòng]1.正对上;恰好合上:中选。猜中了。三枪都打中了目标。2.受到;遭受:中毒。中暑。胳膊上中了一枪。
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
节:[jié]1.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:竹节。关节。2.段落:章节。3.量词。表示分段的物体:两节烟筒。4.节日;时令:国庆节。清明节。5.事项:礼节。细节。6.限制;俭省:节制。开源节流。7.删略:节本。节录。8.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9.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:持节。10.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。每小时航行1海里(约合1.852千米)称为1节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。[jiē]〔节骨眼儿〕〈方〉比喻紧要的、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。骨(gu)。

成语评论

节中长节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绕,但它的核心意思是“事情发展到关键阶段时,又出现了新的复杂问题”。比如有人计划周末露营,提前查了天气、买了装备,结果出发当天车突然抛锚——这就像煮熟的鸭子飞了,原以为一切顺利,却在关键时刻冒出新麻烦。

这时候可能会问:为什么总在关键时候出岔子?其实这和“墨菲定律”有点像——越怕什么越来什么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类意外反而考验应变能力。比如朋友公司筹备发布会,场地、嘉宾都安排妥当,结果活动前一天设备故障。团队连夜借备用器材,反而因为“救场”表现上了新闻,意外成了宣传点。

有人觉得“节中长节”是运气问题,我倒觉得更像“风险预判课表”。去年装修房子时,我在选瓷砖阶段就跟师傅确认了铺贴方案,结果瓦工进场时发现墙面不平整需要额外处理。这事教会我:重要节点的衔接处往往藏着隐形关卡,提前留出10%的弹性时间,就像给计划穿上防弹衣。

观察发现,应对这类状况有个小窍门:把“可能出现的意外”当作计划的一部分。就像程序员写代码时会预设异常处理机制,生活中也可以建立“Plan B清单”。上周帮邻居组织义卖活动,我们不仅准备了室内场地,还多租了帐篷应对雨天,结果当天真的下雨,带篷的摊位反而吸引更多路人驻足。

说到底,“节中长节”就像人生游戏里的隐藏关卡,闯过去就能收获经验值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,不妨先深呼吸,把突发状况当作解锁新成就的机会。毕竟连孙悟空取经都要经历八十一难,普通人的生活剧本里,多几个转折才更有故事性不是吗?

"节中长节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