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è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è nà xū mí

成语解释:须弥: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。佛教说法,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

成语出处: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芥纳须弥

英文翻译:Sinasumi

芥纳须弥的意思

芥:[jiè]1.〔芥菜〕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种子黄色,味辛辣,磨成粉末,称“芥末”,作调味品。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(如“雪里蕻”);茎用芥菜(如“榨菜”);根用芥菜(如“大头菜”)。2.小草,喻轻微纤细的事物:草芥。纤芥。芥舟。[gài]〔芥菜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芥菜的变种,叶大,表面多皱纹,叶脉显著,可食。亦作“盖菜”。

纳:1.收进来;放进来:出纳。闭门不纳。2.接受:纳降。采纳。3.享受:纳凉。4.放进去:纳入正轨。5.交付(捐税、公粮等):纳税。纳粮。6.姓。7.缝纫方法,在鞋底、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,使它结实耐磨:纳鞋底子。

须:1.助动词。须要:务须。必须。须知。事前须做好准备。2.姓。3.等待;等到。4.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,后来泛指胡须:须发。须眉。5.须子:触须。花须。

弥:[mí]1.满,遍:弥满。弥月(a.整一个月;b.婴儿满月)。弥望(满眼)。弥天(满天,形容极大的)。2.补,合:弥补。弥缝。弥封。3.更加:弥坚。欲盖弥彰。4.水满的样子:弥漫。5.久,远:弥留(病久留不去,后称病重将死)。弥亘(连绵不断)。6.姓。[mǐ]古同“”,平息,消灭。

成语评论

芥纳须弥”这个成语源自佛教典故,字面意思是“一粒芥菜籽能装下须弥山”,常被用来比喻极小的事物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或可能性。比如有人看到朋友在狭小的阳台上种满绿植,可能会感叹:“你这阳台真是芥纳须弥啊,巴掌大的地方居然能养三十多种花!”这样的表达既生动又贴切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古人会用这么夸张的比喻?其实这正是东方智慧的独特之处。就像现代人用“U盘装下图书馆”来比喻存储技术,古人用“芥菜籽装神山”强调的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。我曾亲眼见过退休老教师在8平米的书房里收藏了三千本书籍,书柜直顶天花板,每次走进去都像掉进了知识迷宫——这种空间与容量的反差,正是“芥纳须弥”的鲜活注脚。

现代生活中,这个概念其实随处可见。比如智能手机看似方寸大小,却能承载整个互联网的信息量;再比如创业团队在车库起步,最终发展成科技巨头。有个有趣的对比:我爷爷总说“秤砣虽小压千斤”,这和“芥纳须弥”异曲同工,都提醒我们不要以体积论价值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更多强调包容性而非对抗性,重点在于“容纳”而非“压制”。

有人或许会困惑:这样的说法是不是违背物理常识?其实关键在于理解其象征意义。就像水墨画中的留白技法,看似空无之处反而能引发无限想象。我曾尝试用这个成语指导学生写作,有个孩子这样描写星空:“望远镜里的星云,就像宇宙把亿万年的故事塞进了闪光的水晶球”,这种化用既保留了原意,又增添了文学美感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在现代应用中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除了原本的哲学意味,越来越多被用来形容资源整合能力。比如我见过设计师把废弃集装箱改造成网红书店,这种旧物改造项目常被媒体称作“当代版芥纳须弥”。这种演变其实很有趣,说明传统文化概念始终在与时俱进地焕发新生。

当我们面对看似局限的环境时,不妨想想“芥纳须弥”的智慧。就像种子破土前谁也不相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,很多伟大的创造最初都藏在不起眼的载体里。保持对微小事物的敬畏与好奇,或许就能在平凡中发现意想不到的广阔天地。

芥纳须弥的造句

  1. 造句 磨砖作镜,积雪为粮,迷了几多年少?毛吞大海,芥纳须弥,金色头防微笑。
  2. 造句 毛吞大海,芥纳须弥,金色头防微笑。
  3. 造句 毛吞大海,芥纳须弥,金色头陀微笑。
  4. 造句 几多年少?毛吞大海,芥纳须弥,金色头陀微笑。
  5. 造句 磨砖作镜,积雪为粮,迷了几多年少?毛吞大海,芥纳须弥,金色头陀微笑。

"芥纳须弥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