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ǒu
  • quán
  • xìng
  • mì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ǒu quán xìng mìng

成语解释:苟:苟且,姑且。苟且保全性命。

成语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保全性命

繁体字形:苟全性命

英文翻译:preserve one 's own life at all costs

苟全性命的意思

苟:1.姑且;暂且:苟安。2.草率;随便:一丝不苟。3.文言连词。如果;假使:苟不教,性乃迁。4.姓

全:1.完备;齐全:这部书不全。东西预备全了。棉花苗已出全。2.保全;使完整不缺:两全其美。3.整个:全神贯注。全家光荣。全书十五卷。4.完全;都:全不是新的。不全是新的。他讲的话我全记下来了。5.姓。

性:1.性格:个性。天性。耐性。2.物质所具有的性能;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:黏性。弹性。药性。碱性。油性。3.后缀,加在名词、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,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:党性。纪律性。创造性。适应性。优越性。普遍性。先天性。流行性。4.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:性器官。性行为。性生活。性的知识。5.性别:男性。女性。雄性。雌性。6.表示名词(以及代词、形容词)的类别的语法范畴。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,有时无关。如俄语名词有阳、阴、中三性。

命:1.动植物的生活能力:生命。救命。逃命。拼命。命脉。性命。相依为命。2.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、寿数等:天命。命相(xiàng)。命运(a.迷信指生死、贫富和一切遭遇;b.喻发展变化的趋向,如“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”)。3.上级对下级的指示:奉命。遵命。命令。使命。4.给予(名称等):命名。命题。命意。5.指派,使用:命官。

成语评论

苟全性命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勉强保全自己的生命”,常用来形容在动荡或危险的环境中,用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的状态。比如:“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普通人能做的不过是苟全性命,根本顾不上理想和尊严。”这句话里的“苟全性命”既表达了生存的艰难,也暗含着对和平的渴望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“苟全性命”而不是“苟且偷生”?其实这两个成语有微妙差别。前者更偏向被动保命,比如《出师表》里诸葛亮写“苟全性命于乱世”,强调的是在不可抗力的环境中求生存;后者则带有主动放弃尊严的意味,比如“他为了利益苟且偷生”,主观选择的成分更重。

现代生活中,“苟全性命”其实有了新解读。比如职场人调侃:“项目高压期,我们都在苟全性命式加班。”这里的幽默用法,既承认了现实的艰难,又透露出苦中作乐的心态。我有个朋友曾在大裁员期间说:“现在能苟住就是胜利”,这种将传统成语融入当代语境的方式,反而让语言更有生命力。

或许你会疑惑:这种“勉强活着”的状态值得提倡吗?我个人认为要分情况看待。在真正的生存危机面前,比如自然灾害中,优先保命当然是明智的;但在日常困境里,如果长期抱着“苟全性命”的心态,可能会失去突破现状的勇气。就像疫情期间有人在家“躺平保平安”,也有人趁机学习新技能,不同的选择会导向不同的未来。

最后想到《活着》里福贵的故事,他不断经历亲人离世、时代剧变,却始终保持着“只要活着就有希望”的信念。这种超越“苟全性命”的生命韧性,或许才是成语背后更值得思考的深层价值——生存不只是物理层面的保全,更是精神层面的坚持。

苟全性命的造句

  1. 造句 当他把良知放在生命的天平上时,一切苟全性命的人都落空了生命的分量。
  2. 造句 我可从来没想过要苟全性命。狛枝凪斗 
  3. 造句 我,黑桐干也,一介凡人,苟全性命于日本,不求闻达于诸大神……
  4. 造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诸葛亮 
  5. 造句 若今日明明可以轰轰烈烈一次却做了缩头乌龟,即便苟全性命,将来也无面目再立足军中,更无面目回家见老母。
  6. 造句 今后我二人便在此开荒苟全性命了!
  7. 造句 本来是想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成想富贵逼人成为一方诸侯,更承担了振兴汉家的历史使命。
  8. 造句 如此行走江湖而苟全性命,实属侥幸。
  9. 造句 公元907年,为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,唐朝第二十位皇帝,年仅十六岁的昭宣帝李柷,将帝位禅让给四镇节度使、梁王朱温。
  10. 造句 是在乱世之中苟全性命还是闻达于诸侯从横四海:是辅佐朱元璋做皇帝还是自己登上权力之巅;是对一个女子从一而终还是谱写一段风流佳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