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ǒu
  • y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ǒu yán yī xī

成语解释:苟延:苟且延续;息:喘息。指勉强维持生命

成语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》:“一则忍耻偷生,苟延一息,冀乐昌破镜,再得重圆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勉强维持

繁体字形:苟延一息

英文翻译:To linger

苟延一息的意思

苟:1.姑且;暂且:苟安。2.草率;随便:一丝不苟。3.文言连词。如果;假使:苟不教,性乃迁。4.姓

延:1.延长:蔓延。绵延。延年益寿。苟延残喘。2.(时间)向后推迟:迟延。延期。开学日期延至10月份。3.聘请;邀请:延聘。延师。延医。延至其家。4.姓。
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息:1.呼吸时进出的气:喘息。鼻息。一息尚存,此志不懈。2.消息:信息。3.停止:息怒。息兵。自强不息。偃旗息鼓。生命不息,战斗不止。4.休息:歇息。作息时间表。5.滋生;繁殖:蕃息。生息。6.利钱;利息:年息。月息。还本付息。7.指子女:子息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苟延一息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沉重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举个例子:一位老中医曾对我说,院子里那棵被虫蛀空的槐树“不过是在苟延一息”。它的树干已经发黑腐朽,却仍倔强地抽出几片新叶,仿佛在和命运讨价还价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‘苟延残喘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二者都形容勉强维持的状态,但“苟延一息”更强调生命迹象的微弱。就像手机电量显示1%却坚持不关机,我们既心疼它的挣扎,又惊讶于它的顽强。

记得去年参观博物馆时,解说员指着明代青花瓷的残片说:“这些文物能苟延一息至今,全靠修复师的妙手。”碎片在玻璃柜里静静躺着,裂纹中沉淀着六百年的时光。这种“勉强延续”的状态,反而让历史的温度更加真实可触。

当代人或许更能体会这个成语的深意。当年轻人说“我的精力只够苟延一息到周末”,既是对高强度生活的调侃,也暗含着对休息的渴望。就像马拉松选手最后五公里的坚持,那种疲惫与希望交织的状态,恰恰是生命最鲜活的注脚。

我常想,“苟延一息”未必是消极的。种子在岩石缝隙中发芽,老人在病床上完成回忆录,濒危物种在保护区繁衍——这些看似勉强的延续,往往蕴含着超越生存本身的价值。生命的韧性,有时候就藏在“再撑一会儿”的倔强里。

下次看到阳台上蔫头耷脑却仍在开花的绿植,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欣赏:它不是在狼狈地苟延一息,而是在用最后的气力谱写属于自己的终章。这种向死而生的姿态,何尝不是对生命最真诚的礼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