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uò shè yuān shuǐ
成语解释:比喻处境艰险。
成语出处:《书 大诰》:“予惟小子,若涉渊水,予惟往求腾攸济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若涉淵水
英文翻译:If you wade deep
若:[ruò]1.如;好像:安之若素。欣喜若狂。若隐若现。旁若无人。若无其事。2.姓。3.如果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4.人称代词。你:若辈。[rě]见〖阿兰若〗、
涉:1.从水里走过去。泛指从水上经过:跋山涉水。远涉重洋。2.经历:涉险。3.牵连;相关:牵涉。涉及。
渊:1.深水;潭:深渊。鱼跃于渊。天渊之别。2.深:渊泉。渊博。3.姓。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“若涉渊水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一个人站在深水边犹豫要不要下水。它原本出自《尚书》,形容面对危险或困难时的谨慎态度。比如工作中遇到一个从没接触过的项目,领导突然交给你负责,心里可能会想:“这任务难度太大,简直若涉渊水啊!”
这个成语的核心是什么? 其实它强调的是一种“如临深渊”的危机感和“小心试探”的行动策略。就像第一次学游泳的人,明明知道水很深,但还是一点点用脚尖试水温,既害怕又不得不往前走。
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朋友创业开咖啡店,前三个月生意冷清。有天他盯着空荡荡的座位区说:“我现在真是若涉渊水,既怕继续亏钱,又不甘心放弃。”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,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。
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理解这个成语? 如今的社会变化速度比古代快百倍,每个选择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就像玩闯关游戏,每次开新地图都像站在悬崖边——既想探索未知奖励,又担心掉进陷阱。这时候“若涉渊水”的心态反而能帮我们冷静评估风险。
不过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不该被误解为“永远别下水”。去年帮邻居大爷修电脑,他盯着闪烁的屏幕嘟囔:“这高科技的东西,真是若涉渊水。”结果尝试着点了几下鼠标,发现其实没想象中可怕。有时候,渊水可能只是反光的镜子,真实深度需要亲自试探。
最近看到个有趣的改编:短视频博主用“若涉渊水”形容第一次直播的紧张感。镜头前的她不断调整补光灯,反复检查提词器,最后对着镜头比了个加油手势——这种既谨慎又勇敢的状态,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的最佳注解。
说到底,深渊的存在不是为了阻止前行,而是提醒我们系好安全绳。就像登山者面对峭壁时会检查装备,但绝不会因此放弃攀登。生活中那些让人“若涉渊水”的时刻,往往藏着突破自我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