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áo
  • cǎo
  • shě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áo wū cǎo shě

成语解释:用茅草修建的房子。形容住宿条件简陋

成语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4回:“茅屋草舍,掌柜的不要见笑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

繁体字形:茅屋艸捨

英文翻译:Thatched cottage

茅屋草舍的意思

茅:1.白茅。2.(Máo)姓。

屋:1.房子:房屋。屋顶。茅草屋。2.屋子:里屋。外屋。一间屋住四个人。3.(Wū)姓。

草:1.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:野草。青草。割草。2.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等的稻、麦之类的茎和叶:稻草。草绳。草鞋。3.旧指山野、民间:草贼。草野。4.雌性的(多指家畜或家禽):草驴。草鸡。5.草率;不细致:潦草。字写得很草。6.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。a)汉字形体的一种:草书。草写。真草隶篆。b)拼音字母的手写体:大草。小草。7.初步的;非正式的(文稿):草案。草稿。8.起草:草拟。

舍:[shè]1.房屋:宿舍。校舍。2.舍间:敝舍。寒舍。3.养家畜的圈:猪舍。牛舍。4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:舍侄。舍弟。5.姓。6.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:退避三舍。[shě]1.舍弃:四舍五入。舍近求远。2.施舍:舍粥。舍药。

成语评论

茅屋草舍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用茅草和木头搭建的简陋房屋。举个例子:“他退休后搬到山里,住着茅屋草舍,每天种菜养鸡,过得比城里还自在。”这里表面说居住条件简单,实则传递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。

为什么古人会用“茅屋草舍”形容生活?其实这和农耕社会的现实相关。过去普通人家的房子多用天然材料建造,成语既反映了真实场景,也暗含了“物质虽简,精神可丰”的价值观。比如陶渊明写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”,住的虽是破旧屋子,却能在文章中展现“采菊东篱下”的豁达。

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,常常带着点浪漫想象。同事抱怨工作压力大,你可能会开玩笑:“要不咱们辞职去住茅屋草舍?”这时候的“茅屋草舍”不再是贫困符号,反而成了对抗城市焦虑的象征。不过我发现,这多少带点叶公好龙的味道——真让都市人长期住漏雨的房子,估计三天就受不了。

有个真实案例挺有意思:去年短视频平台上有位博主,花两万块在郊区盖了间茅草顶木屋。视频里他劈柴烧饭的样子收获百万点赞,结果三个月后悄悄搬回公寓,因为“冬天漏风实在扛不住”。这事说明现代人对“茅屋草舍”的向往,更多是向往其代表的自由状态,而非真实居住体验。
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妙的在于它的矛盾性。既承认物质条件的局限,又强调精神世界的充盈。就像苏东坡被贬黄州时,住着“小屋如渔舟”,却能写出《赤壁赋》这样的千古绝唱。或许我们不必真的去住茅草房,但学会在水泥森林里保持这份超脱,才是成语给当代人的真正启示。

下次遇到朋友吐槽房价太高,不妨换个角度聊:“买不起豪宅没关系,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不也火了千年?”生活品质从来不是建材决定的,屋檐下的人活得是否通透敞亮,或许才是衡量幸福的隐形标尺。

茅屋草舍的造句

  1. 造句 爱和死有一点相同:不论帝王的高堂大殿,或牧人的茅屋草舍,它都闯进去。塞万提斯 
  2. 造句 庞青云出身太湖之侧,住惯了茅屋草舍,何曾见过这么多奢华物事。
  3. 造句 杜甫自己一生飘转如秋蓬,缺衣少食,茅屋草舍,营养不足,甚至还饿死过孩子。
  4. 造句 这里茅屋草舍的,竟比我那儿还暖和。
  5. 造句 伏羲望着以前与母亲住过的茅屋草舍,又在母亲坟前祭拜一番,想起当年母子相依为命,如今阴阳两隔,一朝即成永诀,心下伤感,怅然若失。
  6. 造句 看着密密麻麻练成了一片的茅屋草舍,星辰忍不住惊叹。
  7. 造句 到了地头,刘明只见一座破庙周围搭着几十间茅屋草舍好不寒酸。
  8. 造句 原先除了王者的城堡以外,整个宗族之中都没有几处像样的房屋,大都居住在茅屋草舍之中。

"茅屋草舍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