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ǎo chuàng wèi jiù
成语解释:草创:开始创办或创立;就:完成。刚开始做,尚未完成。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草创未就,会遭此祸,惜其不成,以就极刑而无愠色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刚开始
繁体字形:艸創未就
英文翻译:under way
草:1.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:野草。青草。割草。2.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等的稻、麦之类的茎和叶:稻草。草绳。草鞋。3.旧指山野、民间:草贼。草野。4.雌性的(多指家畜或家禽):草驴。草鸡。5.草率;不细致:潦草。字写得很草。6.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。a)汉字形体的一种:草书。草写。真草隶篆。b)拼音字母的手写体:大草。小草。7.初步的;非正式的(文稿):草案。草稿。8.起草:草拟。
创:[chuàng]开始(做);(初次)做:创办。首创。创下规矩。创新记录。[chuāng]1.创伤:创口。创巨痛深。2.使受损伤:重创敌军。
未:1.副词。1.不:未便。未知可否。2.没;没有:未见此人。2.地支的第八位。3.未时,旧式记时法,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。
就:1.凑近;靠近:迁就。避难就易。2.到;开始从事:就位。就业。就寝。就学。就职。3.被;受:就歼。就擒。4.完成;确定:成就。功成名就。生铁铸就的,不容易拆掉。5.趁着(当前的便利);借着(有时跟“着”字连用):就便。就近。就手儿。就着灯光看书。6.一边儿是菜蔬、果品等,一边儿是主食或酒,两者搭着吃或喝:花生仁儿就酒。7.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: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。就工作经验来说,他比别人要丰富些。8.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:我就来。您稍等一会儿,饭就好了。9.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: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。大风早晨就住了。10.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:想起来就说。卸下了行李,我们就到车间去了。11.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(前面常用“只要、要是、既然”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):只要用功,就能学好。他要是不来,我就去找他。谁愿意去,谁就去。12.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,次数多,能力强等: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,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。他三天才来一次,你一天就来三次。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,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。13.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,表示容忍:大点儿就大点儿吧,买下算了。14.仅仅;只: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,现在大家都知道了。15.表示加强肯定:我就知道他会来的,今天他果然来了。我就不信我学不会。那就是他的家。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。16.表示假设的让步,跟“就是”2相同:你就送来,我也不要。
哎哟,这个“草创未就”到底该咋用啊?说白了,它形容的是事情刚起步、还没成型的状态。举个例子,比如你朋友拉你合伙开奶茶店,结果店面刚租好、设备还没到齐,这时候就能说:“咱们这生意啊,草创未就,得先稳住别急!”你看,是不是特贴切?
那问题来了,“草创未就”只能用在创业场景吗?当然不是!比如你写小说卡在第一章改来改去,朋友问进度,你就能摊手道:“害,草创未就呢,开头得磨到位才行。”你看,创作领域照样能用,关键得抓住“刚开始、不完善”这个核心。
话说回来,我发现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容易犯个误区——总带着消极味儿。其实不然!比如团队搞新项目,领导完全可以说:“虽然现在草创未就,但咱们的框架已经比竞品超前了。”你品,这语气是不是既务实又充满希望?
偷偷说个个人观点哈,我觉着“草创未就”特别适合互联网时代。就像开发APP时,经常是边做原型边改需求,这时候用这个成语,可比干巴巴说“项目初期”生动多了。不过得注意,用它时得搭配具体行动方案,光说现状可容易让人焦虑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甭管是工作还是生活,遇到草创未就的阶段太正常了。关键得学学竹子生长的智慧——前期扎根看似没动静,其实都在积蓄能量呢。下次遇到这类情况,不妨把成语当个提醒:稳住节奏,未来可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