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āng shān yě lǐng
成语解释: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
成语出处: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80回:“往前一看,都是荒山野岭,不见有人行路,连一株树木也没有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荒山野岭
英文翻译:Barren mountain
荒:1.荒地:生荒。熟荒。开荒。2.荒芜:地都荒了。3.荒凉:荒郊。荒岛。4.荒歉:荒年。5.严重缺乏:粮荒。水荒。6.不合情理:荒谬。荒诞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野:1.野外:旷野。野地。野火。野战。2.界限:视野。分野。3.指不当政的地位(跟“朝”相对):下野。在野。4.属性词。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家”相对):野兽。野兔。野菜。野花。野草。5.蛮横不讲理;粗鲁没礼貌:野蛮。粗野。撒野。这人说话太野。6.不受约束:野性。放了几天假,心都玩野了。7.姓。
岭:1.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:一道岭。崇山峻岭。翻山越岭。2.高大的山脉:南岭。秦岭。大兴安岭。3.专指大庾岭等五岭:岭南。4.姓。
“荒山野岭”这个词,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偏远、人迹罕至的地方。比如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用‘荒山野岭’而不是直接说‘山里’?”其实,这个成语的重点在于突出环境的原始和荒凉。比如:“他独自一人背着行囊,走进了那片荒山野岭,连手机信号都消失了。”这里的描述不仅点出地点偏僻,还暗示了冒险的意味。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朋友曾吐槽说:“上次自驾游导航出错,直接开到了荒山野岭,周围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!”这时候的“荒山野岭”不仅指地理位置,还传递了一种略带无奈却有趣的体验。这种用法比单纯说“偏远山区”更有画面感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“这个词只能形容自然环境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在小说里写:“这座废弃的工厂就像城市的荒山野岭,连流浪猫都绕道走。”这里把工业化废墟比作“荒山野岭”,反而让读者感受到某种孤独与疏离。个人觉得,这种灵活比喻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。
说到实际应用,我发现很多人用这个词时容易忽略情绪色彩。比如同样是迷路,若说“我们在荒山野岭发现了绝美星空”,负面场景就转化成了积极回忆。这提醒我们:语言本身没有固定属性,关键看使用者想传递什么样的态度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现代人总向往“逃离城市去荒山野岭”,但真到了信号全无的地方,大多数人撑不过三天。这种矛盾恰好说明,我们既渴望自然的纯粹,又依赖现代文明的便利。下次再用这个成语时,或许可以想想背后的深层隐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