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óng
  • nüè
  • j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óng gǔ nüè jīn

成语解释:推崇古代,苛责现今。

成语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:“而又荣古虐今者,比肩叠迹,大抵生则不遇,死而垂者众焉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对古今的态度

繁体字形:榮古虐今

英文翻译:Past and present

荣古虐今的意思

荣:1.草木茂盛:欣欣向荣。本固枝荣。2.兴盛:繁荣。3.光荣(跟“辱”相对):荣誉。荣耀。虚荣。荣获冠军。4.姓。

古:1.古代(跟“今”相对):远古。厚今薄古。2.经历多年的:古画。古城。这座庙古得很。3.具有古代风格的:古拙。古朴。4.真挚纯朴:人心不古。5.古体诗:五古。七古。6.姓。

虐:1.残暴狠毒:暴虐。酷虐。虐待。虐政。2.灾害:乱虐并生。

今:1.现在;现代(跟“古”相对):当今。今人。厚今薄古。古为今用。2.当前的(年、天及其部分):今天。今晨。今春。3.指示代词。此;这:今番。今次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荣古虐今”这个词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?字面意思是“推崇古代,贬低当下”,但为什么人们总爱厚古薄今呢?举个例子,有人常说:“现在的电影哪有八九十年代的经典!”仿佛过去的作品天然带着光环,而新作再怎么努力也“差点意思”。这种心态背后,到底藏着什么心理密码?

比如在科技领域,总有人感叹:“智能手机让年轻人失去了深度思考能力,以前的人读书多认真!”可他们是否想过,移动互联网同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共享机会?当我们批评短视频碎片化时,是否也忽略了普通人用手机记录生活的创造力?这种对当下的苛责,是否更像是对未知变化的焦虑投射?

有趣的是,“荣古虐今”有时也会自我打脸。二十年前人们抱怨网络聊天疏远了人际关系,如今视频通话却成为维系跨国亲情的纽带。这说明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载体。就像老一辈总说“手写信更真诚”,但00后通过表情包传递的关心,何尝不是另一种情感表达?

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明代文人笔记,发现他们同样在抱怨“世风日下”。这让我恍然大悟: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经历相似的认知循环。我们怀念的“黄金时代”,或许只是记忆滤镜下的海市蜃楼。真正的智慧,在于既能看到蒸汽机取代马车的必然,也能理解马车夫转行开火车的阵痛。

面对新技术冲击时,与其说“以前的方法更好”,不如思考如何让新旧共存。就像纸质书与电子书并非你死我活,毛笔书法和数字绘画也能相映成趣。当我们在直播间听戏曲名家教唱腔,这何尝不是传统与现代的惊艳合谋?

最后想说,历史长河里的每朵浪花都值得被看见。那些说“一代不如一代”的人,可能忘了自己也曾是被质疑的“新新人类”。当我们放下非此即彼的评判,或许会发现:最好的时代,永远是正在创造的时代。

"荣古虐今"的相关成语